6月车市转晴,2022年有望达2700万辆

帮宁工作室
关注

比亚迪一骑绝尘,一汽-大众重回榜首,一汽解放终端份额第一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车市转晴。

“汽车行业已经走出4月最低谷,6月产销表现好于历史同期。”2022年7月11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信息发布会上总结道,6月车市总体增长明显,可谓淡季不淡,但商用车依然同比下降,环比增长。

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增长29.7%和34.4%,同比增长28.2%和23.8%。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23.9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6%和41.2%。

1-6月,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200万辆,分别达到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下降3.7%和6.6%,降幅比1-5月收窄5.9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

上半年,中国车市历经诸多艰难时刻:多地疫情暴发、停工停产、经销商闭店潮、供应链断裂等,但也不乏亮点,比如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乘用车产销高于同期;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汽车出口保持增长……

3月开始,受疫情影响,吉林、上海、北京等地采取全域或重点地区静默管理措施,部分汽车企业减停部分生产线,销量腰斩。进入4月,汽车产销呈现近10年来月度最低,同比分别下降46.1%和47.6%,给行业带来严峻挑战。

接下来的5-6月,国家出台政策救市——为促进汽车消费,国务院鼓励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减半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向汽车央企发放900亿元货车贷款;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等系列政策。

多方举措之下,市场穿越阴霾。中汽协认为,在国务院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促进消费的细则持续落地的激励下,乘用车市场回暖势头会进一步加大。在基建拉动、货车车贷延期还本付息等利好因素影响下,货车市场有望探底回升。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中汽协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230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商用车销量400万辆,同比下降16%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01.自主合资平分秋色一汽-大众重回榜首

7月8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发布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其中,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和长城5家中国品牌入席1-6月批发量排名前十,与合资汽车企业平分秋色。

1-6月,一汽-大众凭借85.6万辆销量重回第一。其销量表现既与车市整体走暖有关,也与自身产品实力强劲,销量在6月报复性释放有联。

比亚迪、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名,销量分别是64.34万辆、62.44万辆和61.38万辆。

其中,比亚迪6月零售销量达13.3万辆,同比增长171.6%,市场份额6.8%。今年以来,比亚迪多家工厂陆续投产,产能稳定扩张。6月末,其合肥基地第一辆整车下线,该基地生产目前最畅销的秦PLUS DM-i。

新能源及混动车型是吉利汽车主要增长拉动力。6月,吉利集团新能源(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品牌)销量29671辆,环比涨幅超过51%。其中,雷神智能混动系列车型自3月底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吉利集团新增长点。

从6月业绩来看,长安汽车销量开始回暖,以10.7万辆零售量反超吉利汽车,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5.5%。

按照规划,长安汽车2022年总产销目标245万辆。上半年,尽管受疫情和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销量较2021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近46%,完成年度目标并非难事。

就上汽集团、特斯拉等汽车企业发布的6月产销快报看,疫情对上海汽车业的影响暂告一段落。在减征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补贴,及企业优惠等多种促销政策共同作用下,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也在加速回暖。

6月,上汽大众销量为12.6万辆,同比增长93.9%。上汽通用销量为12.5万辆,同比增长47.3%。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销量57.4万辆,同比增长近8%。上汽通用累计销量50.6万辆。

新能源方面,6月上汽大众销量增长145.7%,其中,ID.4 X销售4163辆,同比增长313.4%。而上汽通用不容乐观,销售下滑已持续10个月——这已经不单是缺芯和停产的问题。

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奇瑞汽车和长城汽车分别排名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其中,广汽丰田和奇瑞汽车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东风日产、长城汽车的销量则同比下滑超过10%。

凭借新能源汽车走强,6月,奇瑞汽车销量10.5万辆,同比增长43.6%。其中,贡献最大的是QQ冰淇淋、小蚂蚁等车型,销量为2.28万辆,同比增长183.3%,1-6月销量为11.23万辆,同比增长177.5%。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