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人才的百度,十字路口的自动驾驶

镁客网 中字

从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到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离开百度的这些技术大牛们也找到了明确细分的方向,他们并没有执著于和百度一样,做自动驾驶里的安卓系统。

阿波罗(Apollo)是百度自动驾驶的集大成者,也是陆奇2017年入主百度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如今已经迭代到3.5版本,作为一个开源的软件平台,阿波罗交出差强人意的成绩单:截止去年年底,Apollo拥有116家生态合作伙伴;先后获得北京、福建、重庆的多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全球首款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阿波龙”也已经量产。

另一方面,陆奇重新调整了百度的内部组织架构,将原有的自动驾驶事业部(L4)、智能汽车事业部(L3)、车联网业务(Car Life etc.)合并为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不过,即便是百度自动驾驶的功勋人物,陆奇依然逃不开出走百度的魔咒。

当百度将自动驾驶提到核心战略,那些出走的百度人也在各自战场上活的很精彩。百度系的自动驾驶创业者也并没有自此和百度老死不相往来,比如张天雷创办的主线科技去年就亮相了百度的开发者大会,和阿波罗达成合作。然而更多的还是和百度处于竞争对立面,百度大而全的平台上难免会有一些细节是和他们的业务重合。

不过,也有撕破脸的极端个例。2017年的一头一尾,有两场官司引起很大的关注。年头是Waymo告Uber/Otto,年尾是百度告景驰和王劲。两场官司,都以被告公司的创始人被迫出走为结局。

技术人才接二连三地自立门户,和老员工对簿公堂……谷歌自动驾驶趟过的坑百度一个都没有躲过。

图 | 谷歌无人驾驶人员变动情况

重蹈覆辙的百度,又该何去何从?

面对自动驾驶技术元老的出走,谷歌选择破釜沉舟,将无人车项目独立。2016年12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将自动驾驶项目从X实验室分拆,成立自动驾驶公司Waymo。

同样的问题摆在百度面前,百度选择默默承受。

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百度会和谷歌遭遇同样的人才流失之痛?而这些离开大公司的人又纷纷选择重回自动驾驶领域自立门户?

王劲的一次采访让答案呼之欲出。在文章《王劲:我和百度不一样》中,王劲以谷歌分拆Waymo为例,力主百度走同样道路,将自动驾驶事业部单独拆分成立公司。

“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人才的保留。第二个就是决策机制。在大公司,不管你官有多大,招人、薪酬架构都得批。可是人工智能,尤其无人车的人才稀缺,招一个人很麻烦,你怎么证明这个人就是你需要的呢?再比如买车。我们是一个软件公司,你为什么要买这辆车。”

种种因素让王劲选择和百度分道扬镳。

不可否认,大公司在尝试一些新业务、以及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公司管理以及决策的问题。而以人才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这种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谷歌有魄力选择壮士扼腕,百度只能更紧迫地补全新的人才血液。此时去看,哪种模式更好未能得出最终判定。

不过,回到产业层面,百度的自动驾驶路线是开源开放,用一个大的篮子将产业里所有的东西都装下。这种路线和谷歌是迥然不同的,自然也和一些人对自动驾驶的理解存在分歧。那些离开百度的人,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垂直专业的方向,力往一处使。

当然对于自动驾驶这种新兴的技术,创业公司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让有志者放开手脚。然而,换个角度再去看,技术创业向着每个有能力的人敞开,每个路过风口的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这是技术迭代带来的红利,也是李彦宏为什么会说,互联网人口红利已消失,未来增长动力是技术。

但兜兜转转的是,技术红利的背后主导因素依然是人。今年2月,百度做了一次新的尝试,宣布对三位副总裁沈抖、吴海锋、郑子斌进行干部轮岗调整,以培养和储备复合型管理干部。随后在上周宣布推出人才梯队建设和高管退休计划,如今张亚勤要退休了,又一个自动驾驶关键人物离开了,不知留不住人才的百度能否在窗口期做好人才建设。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