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自动驾驶领域那可是热闹非凡,一场并购风暴正在悄然袭来!这背后到底有啥大动作,又会给我们未来的出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一起来唠唠。(参考阅读请点击:《瑞典无人驾驶卡车初创企业Einride:正筹备赴美IPO,预计市值将超50亿美元》)
一、全球汽车业开启“钞能力”模式:并购金额够造3个SpaceX
当马斯克在X上吐槽“德国工程师时薪能买特斯拉股票”时,他可能没想到中国厂商正带着支票本横扫欧洲——过去18个月,自动驾驶领域并购金额突破420亿美元,相当于SpaceX估值的三分之一。
这场“军备竞赛”有多疯狂?
知行科技深夜突袭德国,收购价保密但业内预估超8亿欧元;
恩智浦6.25亿美元吞下奥地利TTTech Auto,后者客户包括NASA火星车项目;
高通去年豪掷46亿美元买下维宁尔,创下汽车软件领域最高收购纪录。
更夸张的是并购效率:某头部Tier1高管透露,现在评估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从尽调到签约最快17天”,速度堪比直播带货抢库存。
行业甚至出现“打包收购”新模式——某中资财团上月一次性买下慕尼黑三家激光雷达公司,交易文件装满12个行李箱。
数据背后的血腥战场:
2024年全球汽车电子并购金额同比暴涨247%;
涉及激光雷达的收购案平均溢价达389%,创科技并购史纪录;
欧洲自动驾驶专利转让量激增,仅德国就成交4700项。
“这不是并购,是收割二战遗产。”某投行董事调侃道。
当中国厂商买下博世前CTO创办的芯片公司,德国《明镜周刊》哀叹:“我们在卖祖传秘方换口罩钱。”
二、抢人不如买厂:自动驾驶“卡脖子”攻防战
表面看这是资本游戏,实则是自动驾驶“三大件”的生死竞速:
1. 芯片:算力军备竞赛
知行科技收购的德国公司手握航空级安全芯片技术,能在-55℃至175℃极端环境运行
黑芝麻智能去年买下荷兰某IP厂商,拿下存算一体芯片“核武器”
地平线秘密收购英国AI芯片团队,获得“1瓦算力提升3倍”的黑科技
2. 软件:代码含金量论斤卖
TTTech Auto的中间件系统撑起奔驰L3级自动驾驶,代码行数超过Windows XP;
被收购的奥地利团队曾为F-35战斗机编写任务系统,软件容错率要求达99.9999999%;
某中国厂商买下斯图加特软件公司后,发现其日志系统能追溯每个bug到具体程序员早餐品类。
3. 传感器:激光雷达大逃杀
速腾聚创收购芬兰公司获得“雪雾穿透算法”,测试显示在暴雪天气误报率下降72%;
某神秘中资买下法国激光雷达厂,图纸显示其1550nm激光器可烧穿0.5mm钢板;
大疆车载挖走德国团队后,毫米波雷达成本直降60%,比山寨AirPods还便宜。
最戏剧性的是人才争夺:某慕尼黑工程师向笔者展示猎头邮件——中国公司开价“月薪8万欧元+深圳湾1号公寓+孩子国际学校全包”,附注写道:“可带宠物狗乘坐商务舱”。
三、并购狂潮下的“神仙打架”:从会议室到法庭
这场资本游戏远比表面刺激:
恩智浦收购TTTech Auto遭遇欧盟反垄断调查,文件显示双方曾在慕尼黑啤酒节谈判;
某激光雷达并购案因涉及军用技术,惊动德国经济部审查,交易被迫追加“不向第三国转让”条款;
知行科技德国收购爆出竞购战,最后时刻杀出韩国财团,双方代表在法兰克福机场贵宾室“加价到登机前5分钟”。
更有意思的是技术整合魔幻现实:
某中国厂商收购意大利公司后,发现其毫米波雷达算法需要搭配特定品牌意式咖啡机才能高效工作;
德国团队坚持用Teambition而非微信沟通,导致深圳总部不得不架设专线服务器;
奥地利工程师要求会议室安装真皮方向盘模拟器,声称“没有驾驶手感写不出代码”。
资本市场也在上演黑色幽默:
被收购的TTTech Auto员工集体买入特斯拉看涨期权,认为自家技术将助推FSD;
某自动驾驶概念股公告收购后暴跌17%,因投资者发现标的公司创始人是“PPT之神”;
韩国分析师称中国厂商“买贵了”,次日遭国内网友人肉出持有三星股票。
四、暗战新维度:当自动驾驶遇上地缘政治
这场并购潮早已超越商业范畴: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阻止了7起中美自动驾驶并购;
欧盟通过《关键技术法案》,将激光雷达列为“战略资产”;
日本经济产业省秘密组建“自动驾驶技术保全课”,24小时监控专利流动。
中国企业修炼出“并购兵法”:
化整为零:通过新加坡、开曼群岛多层架构收购敏感技术;
技术换市场:承诺在欧洲建厂换取审批通过,某项目创造“1欧元拿地”神话;
人才套娃:收购后保留原CEO,但安插“联席总经理”掌握财务权
最经典案例当属某雷达厂商收购战:
中资通过卢森堡基金控股德国公司;
在波兰设立研发中心分流核心技术;
关键技术申请中国专利,在慕尼黑法院发起“专利无效”诉讼;
最终用德国法律打败德国公司。
上面4步,步步紧扣,步步惊心,可列入商学院经典案例!
“这不是并购,是降维打击。”某国际律所合伙人感叹,“中国人把孙子兵法写进M&A条款了。”
五、万亿蛋糕怎么分?自动驾驶进入“战国时代”
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自动驾驶并购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
但疯狂背后藏着三大生死考验:
1. 整合暴雷率87%:某统计显示,过去5年汽车电子并购案中,真正实现技术协同的不足13%。
最惨烈案例:美国某公司花12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团队,结果发现核心算法需配合特定犹太教饮食规定才能运行。
2. 地缘政治黑天鹅:某中企收购案因俄乌冲突被罚“战争附加费”,最终多付2.3亿欧元;
韩国公司收购德国企业时,因文化争议被迫在合同加入“禁止办公室吃泡菜”条款。
3. 技术路线赌博:激光雷达派与纯视觉派的军备竞赛仍在继续,有公司花5亿美元收购的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可能因特斯拉FSD突破变得一文不值。
中国市场正在上演“权力的游戏”:
比亚迪秘密组建200人并购突击队,专门“截胡”海外标的;
华为车BU被曝设立“战争基金”,准备随时收购陷入财务危机的欧洲Tier1;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内部会上放话:“未来三年要买够500项核心专利”。
六、尾声:当并购狂潮撞上技术奇点
回看历史长河:
2010年代,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领域厮杀;
2020年代,战场转移到电池与芯片。
那么,到了2030年代,自动驾驶并购可能成为国家竞争力指标。
某不愿具名的行业大佬透露:“现在买公司就像买菜,但真正的战争在收购完成后才开始。”
这句话道出残酷真相——当中国企业买下博世、大陆的“技术遗产”,接下来要在文化冲突、技术整合、地缘博弈中杀出血路。
或许正如某德国工程师在领英的吐槽:“中国人买走了我们的实验室,但带不走下午4点准时下班的灵魂。”
这场横跨欧亚的自动驾驶并购狂潮,终将检验谁才是智能汽车时代的真正掌舵者。
总之,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认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并购潮已经拉开帷幕,这场风暴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看看未来的出行会因为这些并购变得多么酷炫?!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自动驾驶并购狂潮:中国公司知行科技深夜出海,德国百年老店被"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