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语境下的城市:虚拟副本到航向之争

Alter聊IT
关注

03 隐形的“航向之争”

与其说数字孪生是一个技术概念,倒不如说是路径上的较量。

毕竟数字孪生城市已经被验证是待挖掘的蓝海市场,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玩家都跃跃欲试,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和商业竞争,能否找到分蛋糕的合理方式,直接关系到数字产生的产业进程。

至少就目前来看,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两种主流思路。

第一种是中台化的生态解法,海尔·海纳云就属于这一类的主要玩家。有别于华为、阿里的“主导者”形象,海尔·海纳云等企业扮演的角色是“连接者”,将自身的核心能力聚焦于数字孪生城市的中台,然后串联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比如阿里云和华为的ICT能力、百度和商汤的算法能力、海康和大华的硬件能力以及IoT的链接能力。

对应的例子就是海尔·海纳云数字孪生平台,遵循了生态统筹的开放打法,通过对不同硬件、不同能力、不同方案的整合,相应的二次开发和标准制定,形成了AIoT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孪生平台,然后将这些能力匹配到车库、市政、建筑、应急管理、安全等场景中,打造可视化的解决方案和治理体系。

第二种是中心化的平台战略,华为、阿里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果将数字孪生城市分为基础层、平台层和场景层三个部分,凭借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嫁接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智能预测、协同调度等能力,再向上衍生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

可以给出的解释是,阿里、华为等企业的筹码在于技术能力,掌握了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基础资源;而海尔·海纳云等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偏应用和落地,习惯于根据需求寻找对应的方案。

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赋能,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联动。这也是海尔·海纳云强势入场的原因所在,数字孪生并非是纯粹的技术赛道,而是用户需求的应用场景,中台化的思路正是对当前市场现状的对症下药,也是调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最优解。

所以,不同于互联网的固有逻辑,阿里、华为等企业在数字孪生孪生的赛道上有着先天优势,但智慧城市的复杂度远高于互联网。

仅以智慧社区为例,想要实现数字孪生的功能,就需要串联起上百家企业的产品,智慧城市的关联方将数十倍甚至百倍于社区。其实海尔·海纳云等玩家的优势恰在于此,相较于巨头主导的市场规则,上下游的成百上千家参与者多半会倾向于去中心化的生态合作。

至少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海尔·海纳云在数字孪生的应用落地方面已经领先于行业内的大多数玩家,中台化的生态解法被证实是大多数企业喜闻乐见的一种形态,在这场与时间赛道的“航向之争”中,答案正越来越清晰。

04 写在最后

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都是技术革新的产物,却也是一门需求主导的生意,有些特定的行业规则。

几乎所有城市在落地数字孪生项目时,并不急于寻找合作方,大多先找咨询公司做咨询,确定架构和解决方案,然后将项目分成几个独立的阶段,根据上一阶段的体验反馈决定下一阶段的方向和内容。

现阶段的焦点可能不是数字孪生能催生什么样的新模式,而是打造切入用户痛点的高价值应用场景,推动数字孪生城市的深入应用和全面推广;等待回答的显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寻找在产业协同过程中增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循环……

海尔·海纳云等玩家的入场,可以说是数字孪生城市从概念变成现实的必然,在这场产业链高度复杂的变革当中,需要有“引路人”给出正确的示范,为行业的协同合作找出可行的方向。

乃至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判:数字孪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智慧城市的周期和业态,也在深度影响智慧城市的航向,集成创新注定是数字孪生绕不过的一环,海尔·海纳云所代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生态品牌”或是智慧城市赛道不可或缺的一股势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