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通义万相
作者 | 杨蓁
审核 | 旭阳
一场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文旅行业数智跃迁已行至关键节点。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3年,我们见证了数字科技的爆发,在全球经济的阴霾中,数字科技打开了新的天空。数字科技无论是在生产还是消费、无论是在产业还是金融领域,都驱动着新的投资、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增长。
近日,“数字生产力经济新动能——2024零壹智库数字经济年会”在线上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零壹智库主办,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经济与社会应用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龙马智芯提供技术支持。
后疫情时代,文化和旅游已成为数字科技的重要应用场景,推进文旅数智化正当其时、正当其势。在本次会议上,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现状、研判趋势、着眼长远,就文旅数智化发展新局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01 文旅数智化重点
正由消费端往产业端转移
程超功表示,文旅数智化正迈入新阶段,主要体现为从消费端的数智化转向产业端的数智化。
1999-2019年,是中国文旅行业加速拥抱线上消费的二十年。互联网从快速崛起到遍地开花,其在消费端的发展也从萌芽步入成熟,通过将线下出行、休闲等场景搬到线上,实现了文旅相关消费由线下往线上的转移。
从演进路径来看,线上化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伴随数字化应用的诉求不断增强,文旅行业纷纷打造移动端的智能解决方案,平台化趋势显现,数智化转型的集体进程已经开启并加速渗透到消费端。
例如,早期人们出行往往需要依赖于售票厅、车站、景点窗口等线下渠道购票,但现在互联网购票逐渐成为旅客购票的主要渠道。自12306、多家航司官方平台以及携程等各大文旅企业APP上线之后,我们基本告别了“人肉购票”时代。
中国互联网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尽管疫情三年旅游业受到重创,但是在线旅游的渗透率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预期达到60%,和欧美发达国家同业水平接近,甚至在移动端的某些业态上已经超过了欧洲的一些市场。可以看出,文旅行业消费端的数智化已经步入“深水区”。
图1 2015年至202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与预测
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
程超功认为,文旅行业发展重心已转向产业端的数智化部署。标志之一是整个文旅产业的数智新基建逐步完善。在前述阶段,尽管诸多企业已拓展线上渠道,但仍然存在很多传统文旅消费场景,如景区游客中心、客运站等,数字化布局还处于初级阶段。
当前,整个OTP(在线旅行服务平台)以及其他文旅企业都在加快数字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我们可以从Saas的推广应用中窥得一斑。加快推进产业数智化的覆盖工作使得景点、旅游服务企业、餐饮门店、传媒企业、交通客运企业、酒店、消费者等众多参与方实现更强互联互通。
第二就是对数智化生态的构建与维护重视程度明显加深。过去几年,各文旅企业倾向于关注自身数智化的升级和改造,但独木难支,产业生态建设势在必行。现阶段,产业整体更侧重于先以大平台、大企业为主建立生态圈,实现业务流程和产业链的初始化改造,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高效配套。
02 文旅数智化迎来
新节奏、新场景、新生态
一场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文旅行业数智跃迁已行至关键节点,在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程超功表示文旅数智化有三大新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疫情加速了文旅产业数智化的步伐。
“无预约不出游”就是倒逼文旅产业数智化升级后的一个新常态。现下,将近全部的五A级景区已基本实行分时段预约旅游制,95%左右授权第三方预约通道。就预约端口的搭建方式来看,虽然部分通过自研,部分依靠第三方开发,但究其实效都是在基建上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文旅企业实现数智化飞跃。
其次是智能化改造施工提速,全面协调的智能运营普及。经过疫情三年,关键文旅服务平台已经能够全面应用于景区的管理,从而更有效地提供更优质的游客体验,比如及时监测客流量避免过度聚集、提示等待时长减少排队客诉等。
保障运营效率也是推动文旅产业数智化变革的重要诱因。疫情时期经济吃紧的文旅企业不在少数,用AI代替人工实现降本增效是这些企业的普遍选择。通过前中后台全流程数字化、标准化等提高运营效率,进而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第二,文旅数智化应用新场景层出不穷。
过去三年涌现了多个新技术潮流,从区块链到元宇宙再到AI,技术趋势的改变在文旅相关的技术应用上同样有所体现。比如内容层面的创新——沉浸式体验已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旅游演艺活动中。
云体验仍然是内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相较于传统仅凭借获取景点图文信息来制定出游计划,借助360实拍和VR全景制作的720云全景VR智慧旅游平台可为用户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虚拟旅游体验,使其出行路线决策更加直观化、更具有种草效应。
住/行/购相关数智化创新场景也正在崛起。部分机场开发出的小程序具有室内地图导航、商贸餐饮导航以及线上订餐购物等功能,一些大型的酒店平台也与其周边商户进行联动,如以房间电视为载体,通过引入周边商业生态,创造一些新的消费场景。
后端运营管控与前端智能化服务的打通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尤其是酒店行业,已基本实现全屋智能,客人预订和入住可以通过机器人导办,入住后还能够用语音助手控制客房内的各种设备,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外,还可实现客房状态的实时监控,自动完成客房清洁、维修等工作,甚至连布草的清洗,都可以通过扫描其上二维码获知相关洗涤信息。
NET数字藏品赋能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时下热点。许多文旅单位抢抓机遇,通过将实体文旅优质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交易创收。
数字藏品在传播推广文旅产业IP、发挥商业价值上潜力无限,但由于目前国内数字资产的价值定位存在法律空白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规律,我们对数字藏品的发展,仍需持审慎态度。
第三,文旅数智生态圈建设如火如荼。
大平台普遍具有产业链数智化雄心,在文旅行业同样如此。
住宿产业共享智慧云未来。以同程为例,旗下艺龙酒店科技不仅有自己的PMS矩阵,还借助PMS品牌持续赋能产业链,从民宿到高端、中小、甚至是单体酒店,都有相应的PMS子品牌覆盖。同时,在后端的运营上,比如智慧布草等,都使用了自己的品牌和技术。
并且,酒店的采购系统除了实现线上采购而外,也与前端(即面向C端的客房销售)联通,允许企业用住房权益来抵扣采购物资的资金。住宿产业的智慧云生态价值正在逐步被挖掘出来。
交通票务迎来Saas新时代。交通部“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出支持交通票务一体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Saas的应用是必备的。
Saas的普及一方面对内支持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快速的数据查询及高效的业务管理,另一方面也加强航运、铁路、公路的联合协作,提高了联运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
旅行社3.0业态诞生。当下,如同程、携程、途牛等旅行社不仅将业务“搬”到线上,也着力建设平台生态。通过吸引各区域、各行业商户入驻,省去诸多外联环节,也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
除了大平台以外,大部分强势企业也将数智化作为初始的经营“护城河”。这个趋势在酒店行业较为明显,首先体现在这些强势企业自建的数智化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
比如华住集团,作为中国头部的酒店集团,已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生态,其内部智能运营系统早期仅服务于用户及加盟店,但现在也对OTA、线下的服务商开放。
其次是与大平台的竞合呈现新局面,像同程、携程等大OTA与华住这样的头部住宿平台并非是对立关系,其在会员业务上也开展多样化的深度合作,例如在各自的平台上实现多项会员权益打通、积分兑换等方面。
另外,强势企业也通过转变角色,从“淘金者”到“摆渡人”,从单纯出售系统/技术到帮助合作伙伴完成数智化改造,强化自身生态圈“数智护城河”的价值。
03
文旅数智化发展的六大展望
对于2024年文旅数智化的发展,程超功给予了六大展望。
第一,旅游业垂直大模型迎来开发应用新高潮。
大模型成为时下当之无愧的风口,众多旅游企业也跃跃欲试,携程已于2023年7月推出旅游业第一个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同程也开始进行大模型布局。
AI技术的引入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复苏,积极拥抱大模型的趋势将在2024年持续,会有更多企业入局。
第二,产业链端数智化升级继续深入旅游出行的“毛细血管”。
2024年,随着旅游行业消费回归增长,产业链端数智化升级仍将持续。许多行业,如前面提到的旅行社行业,可以通过不断的数智化升级改造降本增效,并在正反馈的激励下继续数智进阶。
此外,交通票务层面数智化还在初级阶段,有待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
第三,数智化生态圈之间的竞争强度持续上升。
头部企业都在围绕自身建设生态圈,各生态圈在发展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些利益争夺,跑马圈内的情况也会存在,但就整体情况而言,生态圈之间的竞争必定会越来越激烈。
第四,数智化新技术在文旅产品创新和场景创新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在内容、场景创新上,数字化、智能化等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聚合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全场景,提供最具科技特色和文化氛围的数智化体验,如实现一体化免税购物等。
第五,数智化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从“大刀阔斧”到“精雕细琢”。
文旅产业破旧立新式的数智化工作已大体完成,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当前不同生态圈、不同业态之间尚未完全联动,随着新阶段数据成为更加关键的生产要素,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第六,“适老化”与数智化两大趋势融合。
中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的阶段,在全民旅游时代,老年人如何出行成为关键问题。为补足老年人出游保障短板,文旅企业以解决老年人出游“数字鸿沟”为导向,聚焦老年人出游场景,提供智能化的适老功能,方便银发群体的旅游出行和文旅需求。
原文标题 : 文旅“狂卷”背后:数智化重点正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