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办肆”,作为徐州方言,讲的是“做事很棒,或交代的事情做得很好”。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质,一座城市也有一座城市的使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徐州正是这样一座“真办肆”的城市。其诞生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受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城市职能实现了多次转型,同时城市的空间结构也不断地随之调整,从而实现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相互适应,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徐州而言,在数次转型发展当中,“交通”和“制造”始终是其无法摆脱的标签,在其城市数字化转型当中发挥关键作用。
华为参与其中,推动其智能升级。
01五省通衢
徐州一向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更有“五省通衢”的称谓。
所谓“五省通衢”,是指徐州在历史上可以通过黄河与京杭运河漕运沟通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五省,因此成为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枢纽。
传统的徐州是军事重镇和区域政治中心城市,军事因素和政治因素主导着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一部徐州历史也就是一部战争史。
由于徐州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历代王朝在此进行的招募兵马、修筑工事、储备军需等军事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徐州城市的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徐州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疆域分裂,东西纷争和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徐州城市关系南北之盛衰。
从1882年徐州煤矿开采经营,徐州有了城市经济中前所未有的新因素—近代工业。这标志着徐州工业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
近代徐州开始向近代工商城市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决定了近代徐州城市的发展快慢和特色。新式交通体系的形成给近代徐州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经济结构的变动是近代徐州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
中国历史进程是其发展的外在因素。城市社会救助、教育变革、交通工具的演进等社会条件对近代徐州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徐州成为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徐兰高速铁路在徐州交会,徐州的公路东抵海滨,西接兰新,南达沪宁,北通京津,成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更是连接东西、南北经济的重要“十字路口”。
在全国42个综合交通枢纽互通程度,徐州通达度位列全国第二。随着新技术革命进一步演进,对徐州而言,其交通枢纽地位还在进一步被放大,正迎来它的下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