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如何高效地让一个初期的科学构想最终转化为成熟的商业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落地,是当前医学科研界一个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基于此,动脉网设立了科研成果转化专题,希望借助媒体形式,共同探讨国内外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逻辑,让科研之光真正照进每一个人的未来生命之中。
从去年年初疫情开始到现在,想必大家都经历了无数次的体温检测,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包括红外线测温枪、红外人体体温检测机、人脸识别红外测温计等。相比于传统的温度计,这些新型设备具有检测数据更为精准、结果呈现更为迅速、检测体量更为庞大的优势,目前已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成为了体温检测领域新的“宠儿”。
类似于这样的“新老交替”一直都在医学领域中不断地发生和重现,在更多还未被完全满足需求的医学核心板块,例如癌症检测、手术机器人、体外诊断、精准治疗等,如今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迭代。
而支撑这些迭代顺利完成的推动力正是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科研成果转化。从一个初期的科学构想到实验室成果,再到技术转化为成熟的商业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落地,科研成果转化大致会经历“提出原始概念”“出现初级成果”“拥有成熟技术”“实现初级产品”“达到市场化产品”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所做的工作不一样,因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如何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让每一个阶段高效执行,是当前医学科研界急需解决的难题。
清华工研院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竟菁
基于此,动脉网对清华工研院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竟菁女士进行了专访,希望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以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GHIC”)为基点,铺开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底层逻辑。
一、这个时代为什么需要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近年来,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首先是在政策层面上。从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核心位置以来,我国就奠定了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基调,先后围绕国家战略、法律法规、行业指导三个维度出台了多项关键性政策,完成了科研成果转化在政策端的“三部曲”。
其次是在医院端。根据2020年7月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显示,2018年,80.34%的三级公立医院获得科研经费支持,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达1305.93万元,较2016年增长了165.96%。
最后是在机构端。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站在互联网医疗元年的肩膀上,我国医学科研转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由国家设立的国家级研发机构,例如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二是以高校作为“背书”的学术性研发机构,例如GHIC;三是以医院为主体的合作性研发机构,例如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建设的华西研究基地;四是汇聚多项资源的社会性研发机构 ,例如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筹资成立的西湖大学。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行衡量,科研成果转化当前都是医学领域的“流量担当”,但深处热闹之中我们仍需保持清醒,即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什么被这个时代需要?
一方面是医学领域当前还未被满足的需求。截止2021年5月20日,全球现有确诊新冠病毒病例数超3000万例,每日新增保持在25万例以上,形式十分严峻,亟需更为先进的治疗手段。另一方面,与人类斗争长达百年的癌症也在不断地向生命健康发起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预计到本世纪末,癌症仍将是全球头号“杀手”,将成为阻碍人类预期寿命延长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另一方面是医学本身的严肃性。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已经变得越来越严谨且富有逻辑性。以中医的“落寞”为例,虽然发展了近千年,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已经慢慢退至健身养身调理的辅助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与西医相比,中医的理论体系大都是人们的主观想象,并没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说服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但近年来,中医学者们也在积极探索中医治病的科学原理,力图将中医学的观点与西方医学的科学解释达成一致。
在1952年以前,肺结核被视为只能等死的“绝症”,但随着治疗药物的成功上市,肺结核不再变得可怕,这种巨大的转变正是得益于医学的进步,更具体一点来说,这是一次次科研成果转化所衍变而来的实质性进展,而这也正是医学科研成果转化被时代所需要的根本原因,即满足医学领域当前还未满足的需求,为人类健康增加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