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后的反思:基因检测初创公司们,你们为未来准备好了吗?

动脉网
关注

从2018年开始,基因检测行业的投资热潮开始降温,虽不乏高额投资,但我们可以发现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多数情况也就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

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瓶颈;以及更重要的问题怎么去解决,创业公司还有机会吗?这些都是我们近半年来一直在思考,并希望可以去解答的问题。

石上流是一名基因检测行业从业者,他与我们有着同样的疑惑。他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文并发给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给正在埋头猛冲的创业者们一些警醒,同时也能给到正在迷茫、彷徨的人们一点信心。

2015年前后扎堆成立的各个基因检测初创公司们,你们想好未来的路怎么走了吗?

image.png

2015年前后,在资本的加持下,许多归国的以及国内的基因相关专业人士纷纷组建团队创建了数量众多的基因检测公司,这些公司从测序仪、试剂盒的研发、药物研发,再到提供各种检测服务都有涉猎。

可以说每一个赛道都很热闹,甚至是有些拥挤。

然而,随着这些初创公司逐渐落地,很多初创公司发现有着专业出身背景的他们在面对复杂而真实的现实需求时,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困难重重

要做基因测序仪的公司们,慢慢地发现这个目标远比预想中更复杂,能够对基因测序原理捻熟于胸不代表能够制造出一台可用的测序仪。科学研究和工程制造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它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有系统的方法论和标准化作业程序,科学原理上研究透彻不代表工程上就一定能实现。

有一个朋友曾从某传统的医学检验设备大型制造商加入初创的基因测序仪研发团队,两年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他不无感慨地说:“和一帮不懂如何做工程的博士、教授们合作让我筋疲力尽。在我看来,显而易见需要着重考虑的事项,比如稳定性、安全性等问题在他们看来都是易如反掌,双方知识结构和经验的极大不对等让合作变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过不到一起就散了吧!”

而这样的例子绝非个例。

虽然测序仪研发身处于上游,一旦成功,将拥有丰厚的回报。但截止目前,除了华大基因,还没看到任何一个初创公司能够向市场推出成熟可用的自主创新测序仪产品。即便研发成功,也只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还将面临推广的难题。

笔者认为,测序仪的推广是一个长周期大投入的过程,需要有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做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可靠可验证的结果,才有可能会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这些工作绝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即便是华大,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面临来自客户的各种担忧。

但我相信,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我国对国产测序仪的持续扶持,有价格优势和政策帮衬的国产测序仪未来一定会获得足够的市场空间。但这绝不是一个小规模的团队能够轻易做出,且一下就能大卖的产品。

消费级基因公司苦恼用户在哪里?

成立之初就奔着向要做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的23andme目标而去的公司,从公开数据来看,目前占据头部市场的应该是成都23魔方和深圳微基因这两家。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来说,似乎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扩大受检者群体,最终从大数据中变现。所以擅长做运营宣传的23魔方和靠口碑及经营各种知识论坛的微基因这两家公司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然而,除了这两家明星公司外,其它公司要么闷声发大财(可能性低,即便有也一定是极少数),要么就是在苦苦挣扎。由专业人士组建的公司在面对消费级市场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他们不会玩。事实上,这个市场对技术的要求并不算太高,但是在对市场的把握、对人性的洞察上却有很高的要求。这往往是学院派出身的学究们所欠缺的。

对于这些公司而言,你们还在彷徨犹豫要不要坚持吗?

以高端客户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公司,他们打着给用户做全基因组测序然后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旗号向亲朋好友售卖,他们的宣传材料和口头语上出现最多的例子就是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我想说的该是时候洗洗睡了,除了先从身边人下手之外,有多少用户是真正市场运作而获得的。

理论上说,这样的高端客户总数也是可观的,但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有许多的选择,他们有可能和你打不上八竿子的关系。

而且技术上来说,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也没能给用户带来值回票价的感觉。对于没有患病史和家族史的个人而言,动辄花个几万做一次全基因组测序显得有点得不偿失。然而即便是对有健康诉求的用户而言,测序结果也往往会让他们失望。要么没找到原因,要么找到原因也只能给出一些既不能立竿见影,又显得模棱两可的建议——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等。

呃?这十二个字的健康箴言需要花成千上万做了全基因组测序才能获得?

是不是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所以,这种主打高端客户的产品面临着潜在用户群体人数总数少、密度低的困难。消费级基因公司不得不早早思考下一步的出路问题。

遗传疾病检测的市场容量有限

成立之初就进入遗传疾病二代检测领域的公司们,你们怎么才能壮大?

是的,这个领域其实有着明确的需求。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需求,由于需求明确、技术支撑有理有据、行业认可度高,所以涌入的公司不少。估计起来,做遗传疾病二代基因检测的公司全国保守估计得有几百家,当然这中间有一些连第三方医学检验所资质都不具备。

可是,遗传疾病二代基因检测是一个小赛道,尽管中国遗传疾病患病人群总数不少,但他们有一定比例不会就医。即便就医的也有相当比例的不会接受基因检测,特别是比较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再加上没有医保分担,支付能力有限。而且除了指导生育下一胎之外,很多时候遗传病检测即便检测出致病突变了也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案。

从医生端来看,在面对这些疑难杂症时他们也显得有些不那么积极(有科研需求的除外)。因为面临着无法检出的风险、且检测周期长,所以很多时候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病人都已经回家或者转院了,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生向病人推荐的积极性。

总之,遗传疾病的检测由于受患者支付能力有限、医生推荐度不够积极、后续治疗手段有限、发病率低、患者分散密度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每一个公司而言可触达的市场容量并不大。此类公司大都也会开展一些科研服务。

科研服务利润低、专业性强

但科研服务本身利润空间并不大,服务周期长、个性化需求多,是一个定制化属性很强的需求,同时对检测公司的要求却不低(尤其是在人员对接和研发配备上)。对这类公司而言,如果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寻求其它业务方向。

当然,这个赛道也有类似明码生物这样的大玩家。他们的玩法不是普通的检测业务,更看重的是数据累积效应变现的可能性。

癌症靶向用药检测赛道略显拥挤

最后来说癌症靶向药检测,它是本文的重头戏,所以放到最后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进展和各种食品卫生和环境污染问题等因素,癌症发病率还在攀升。所以,癌症分子靶向药检测(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叫伴随诊断)是一个有着明确需求,且市场容量还在快速扩张的好方向。而且和遗传疾病检测不同,癌症患者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更强。

这个赛道里涌进了不少的初创公司,中间也不乏一些尝试上述其它业务之后转过来的公司。现今国内提供癌症靶向药检测服务的公司大大小小有上千家,它们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和NIPT(无创产前筛查)不同的是,这个行业目前监管还没落地,各路玩家各显身手,尽可能多快好省地跑马圈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参赛选手,赛道是非常拥挤的,竞争是相当惨烈的。个人认为,虽然这个领域里已经产生如燃石等一些相对较大的玩家,但整体上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监管最终会来临,市场格局最终也必将形成。虽然地方诸侯纷争的格局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最终必然会有相当多的参赛选手离场。可能对很多公司来说,伴随诊断业务都是他们主要的现金流,但这能持续多久呢?当监管之锤落下,大鱼吃小鱼的一幕开启之前,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