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潜atom第889篇原创作品
"
医疗AI赛道回暖,
金域医学抓住新机遇?
"
花满楼丨作者
深潜atom工作室丨编辑
伴随着大模型的火热,医疗AI赛道似乎也重新焕发生机。资本市场讯飞医疗登陆港交所,对于医疗AI行业助益巨大,也带动了众多新势力完成新一轮融资。特别是在DeepSeek的加持下,医疗AI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似乎已经重新回暖。
2025年2月,美年大健康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因为涉及医疗AI业务,并且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截至2月17日一个月内股价上涨明显,累计涨幅达到22.38%,近20日涨幅为26.89%。
2025年2月14日,金域医学公报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为A股每股现金红利0.88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07亿元,将于2月21日发放现金红利。分红是金域医学的常态,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累计分红金额为18.36亿元。
在此之前,金域医学公布了业绩预期,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亿元到-4.5亿元,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在亏损的时候,依然选择大规模分红,是否值得肯定呢?
华为布局病理,金域医学再遇风口?
国内首屈一指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金域医学提供在检的项目已经超过3000项。其中,体外诊断是重要的业务之一,在疫情期间金域医学凭借核酸检测业务,2022年营收较2019年增加2倍。
不过,伴随着疫情过去,金域医学的体外诊断业务及整体业务大规模下滑已经无须置疑。2022年11月底,金域医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的智能医疗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挂牌,踏出了跨学科交叉的一大步,开始人工智能+基因检测两条腿走路。此外,金域医学搭建了医检专业知识库、上线行业大模型应用“小域医”以及病原学数据管理平台Kingnet等,这些举措为病理AI服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为病理科医生数量有限,导致这一赛道缺口巨大。2018年我国病理科医生(包括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人数仅为1.8万人,存在6.6万人缺口,正因如此病理切片的诊断需要大量时间,最短的需要半小时左右,最长可能要超过10个工作日。
早在2017年,金域医学成立了病理医生集团,累计拥有超过600名国内外病理医生。特别是,金域医学与腾讯AILab和舜宇光学科技共同研发的智能显微镜已获得NMPA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准临床应用的智能显微镜产品,让金域医学的病理AI诊断能力大幅度提升。
虽然报告中未明确提及病理AI服务的具体人数,但公司在病理诊断领域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尤其在宫颈癌智慧筛查工作站等项目中,通过AI技术提升了4倍的检测效率。凭借自身的业务布局和医疗AI的行业利好,金域医学股价大幅上升。
2025年2月18日在上海召开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华为将发布基于华为DCSAI解决方案的瑞金病理大模型。虽然病理AI仅是华为众多布局的一环,但作为科技方向标,华为的举动对于病理AI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于金域医学这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自研人工智能,从来不是金域医学当前的最优解
作为一家第三方诊断机构,金域医学凭借自身的疾病诊断能力,承接了众多医疗机构的诊断服务。在医疗AI商业化监管尚不完善之时,金域医学有望凭借AI服务弥补核酸检测业务的下滑。2023年金域医学营收85.40亿元,虽然较2022年下滑69.0亿元,但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依然增加了32.71亿元。
影像AI未来预期所有人都不质疑,但商业化依然存在巨大挑战。在整个医疗市场接受AI之前,很难做到营收的持续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金域医学总营收56.19亿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5.60亿元;净利润9384万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近5个亿。
特别是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首次明确AI辅助诊断收费政策,在已经收取相应诊断项目的检查费用后,医院不应再针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单独向患者收费。也就是说,人工收费和AI收费只能二选一,对于金域医学来说,病理AI很难贡献营收增量。
在深潜atom看来,医疗AI或许从来不是金域医学当前的最优解。对于金域医学来说,无论是通过宫颈癌智慧筛查工作站实现生产效率4倍提升,又或者是通过一站式客户服务平台“金域云检”优化服务流程,AI仅仅是数智化转型中,提升效率的工具。
金域医学为了推动医疗AI接受度,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通过举办“域见杯”医检人工智能大赛、共建开放创新平台等方式,推动行业技术共享与生态协作,这种以一己之力推动行业需求发展的困难性不言而喻。
此外,2024年,金域医学发布了第三方医检行业首个医检大模型域见医言大模型,正式进入医疗大模型赛道。虽然该模型基于金域医学30年的医检专业数据和知识积累,并支持多模态(图像、语音、文本)和多组学(基因、蛋白、病理)信息整合。
2024年8月,基于“域见医言”大模型金域医学推出了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可以为医生提供精准的医检项目建议、提供基于检测结果的诊疗建议,帮助医生和患者更精准地解读检测报告。据悉,“小域医”已覆盖超过52万医生用户,月度使用量接近10万次。
2025年2月10日,金域医学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对“域见医言”大模型和“小域医”智能体进行了全面升级。接入DeepSeek-R1模型后,金域医学大模型的成本和性能有所提升,但相比较病理AI来说,医疗大模型的商业化进程更慢。
2025年1月25日,金域医学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在财务压力下,面临营收挑战的同时,大规模投入AI研发可能存在成本风险。特别是,单纯依赖AI解决病理AI这样复杂医学问题,可能面临数据质量、伦理合规等挑战,短期内难以成为最优路径。
金域医学的“医检4.0”愿景,涵盖全流程数智化、数据资产化、服务创新等多个维度,AI仅是其中一环,纯AI研发重要性远远落后于数智化转型。天眼查数据显示,金域医学的发明专利数144项,其中有效专利数仅为41项,其中关于体外诊断的专利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与其花费大精力、资源和资金进行自研,不如发挥自身渠道优势,与其他自研企业展开合作。
2022年和2023年,金域医学研发费用为6.326亿元和4.67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进一步下滑至3.024亿元,相比较2023年同期减少0.631亿元。虽然AI口号依然响亮,但费用已经出现大规模下滑,或许金域医学已经明白了自研医疗AI重要性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业绩下滑和持续分红
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核酸检测成为了新冠肺炎疫情筛查的最有效的常规手段。作为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金域医学成功拿到了核酸检测的入场券。2019年营收还在52.69亿元的金域医学,在短短三年间营收攀升到了154.8亿元,几乎翻了2倍。
随着疫情的退却,我们想到了金域医学营收和利润大幅度下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金域医学会一蹶不振,甚至出现亏损。从2024年1月开始,金域医学就交出了2642万元亏损的业绩,虽然中报和三季报利润回正,但全年的亏损并未扭转,亏损额甚至进一步来到3.5亿元到4.5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金域医学总营收56.19亿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6.91亿元,同比减少近11%。如果2023年业绩下滑还能理解,但进入2024年,营收下滑则更值得关注。
2024年1月,金域医学销售费用2.216亿元和23年同期的2.335亿元基本相当,管理费用1.612亿元甚至交23年同期1.385亿元有所增加,研发费用9212万元与23年同期1.316亿元下滑最为明显,但总体来看24年一季度4.849亿元的三费和23年同期的5.036亿元相差不大。
在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后,金域医学似乎开始了全面控费。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6.78亿元,同比减少5984.8万元;管理费用4.83亿元,同比减少3257万元;研发费用3.02亿元,同比减少6309.9万元,三费累计减少约1.55亿元,才重新扭亏为盈。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金域医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4.1亿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21.5%,近3000名员工的裁撤效果明显。在危难之际,裁员能够解决短期问题,但对长远发展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长期在50亿元之上,2024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51.16亿元,占总资产的46.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91.1%;2023年应收账款为53.35亿元,占总资产的45.33%,回款天数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的同时,计提坏账准备4.89亿元,坏账准备余额8.86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金域医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35亿元,较2023年末的24.49亿元,下滑5.15亿元。面对资金流的下滑,并未能阻止金域医学的分红冲动。金域医学将以每股现金红利0.88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07亿元。此外,2024年前三季度,金域医学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并注销,金额为2.10亿元。因此,2024年前三季度的分红金额与回购金额合计为6.18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梁耀铭持股74,191,907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7,392,211股、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持股30,880,905、广州市鑫镘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28,590,102股、广州市圣域钫投资管理企业持股21,000,000,若按照0.88亿元计算将各自分红6528.89万元、4170.51万元、2717.51万元、2515.93万元、1848万元。
2021年到2023年,金域医学分红金额分别为5.96亿元、8.32亿元和4.08亿元;梁耀铭同期年薪分别为566.99万元、701.73万元和450.35万元。
新冠检测业务的后遗症、行业特性、客户结构复杂、市场竞争以及公司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金域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金域医学该如何扭转颓势呢?
原文标题 : 核酸检测到AI转型,业绩下滑的金域医学为何坚持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