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未来一定会成为全球标杆。过往三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迅速做大,未来三年则会迅速做强。——微医首席医疗官、乌镇互联网医院院长张群华
120年老院的互联网化
越来越多的大医院也在尝试信息化、互联网化的发展新模式,互联网也的确在推动分级诊疗、医联体以及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月29日,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里的气氛与往日不大相同。这一天,120年华诞的青大附院与8岁的微医,携手共建的智能医疗中心、互联网医联体正式上线运营。
按照双方的设计构想,这个智能医疗中心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以青大附院为龙头的青大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实现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互联互通,推进分级诊疗、三医联动和健康扶贫等工作的落地,在服务青岛930万居民的同时,将医疗服务能力向半岛、全国范围扩展。
这也是整个山东省的第一家智能医疗中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青大附院将推进创新型医联体建设,全面落地了基于“云、智、端”战略的创新型医联体,并将于今年连接100多家医疗机构,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结合、软件硬件融合的,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新型医疗服务网。
新上线运营的青大附院智能医疗中心和互联网医联体平台涵盖了远程会诊中心、互联网医院、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培训学院、处方共享平台等功能,借助微医技术、平台和运营能力,帮助医联体成员之间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医疗协作、学科建设、患者服务等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全流程服务全面向互联网延伸。
▼ 青大附院与微医携手共建的智能医疗中心、互联网医联体 ▼
作为青大附院智能医疗中心、互联网医联体的技术支持和运营方,微医旗下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此前已在全国建设、运营了100余个医联体。
其中包括华山医院互联网医联体、天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专科医联体、广东省中医院中医医联体、上海长海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医联体和上海“红房子医院”医联体等国家级综合、专科医院的医联体,通过互联网这一“神经中枢”,打破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围墙”和信息孤岛,推进医疗服务的优化,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范围。
拥抱互联网的医生
“医生这个群体其实是很喜欢学习创新的,中国医生正在热烈拥抱互联网,成为一代互联网化的医生。”
2015年12月7日,微医成立了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而作为微医首席医疗官、乌镇互联网医院院长张群华,曾是传统医疗体系下成长起来的院长,如今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先锋派和捉刀者。
自2016年4月启动互联网医联体计划以来,微医形成了系统、流量、运营三项核心能力,由远程诊疗、远程会诊、云检查检验和支付结算等八个子系统组成的医联体系统经受了大规模运营的锤炼。
此次青大附院引入微医共建互联网医院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互联网医联体的建设。青大附院理事长王新生称,青大附院门诊量居山东省首位,希望通过智能医疗成果在青大附院及其医联体落地,充分发挥青大附院的龙头作用,切实提高医联体内的医疗效率及专科水平,提升青岛“互联网+健康”的学科能力。
微医医联体平台涵盖了全国70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的转诊通道、28个学科的7400组专家的会诊资源,深度连接全国30个省的2700多家医院和22万名医生。
▼ 远程诊疗、远程会诊是互联网医院的标配▼
张群华认为互联网+是国家战略,而互联网医疗在中国可以解决很多过去传统医疗无法解决的矛盾,其发展这是政府意志主导的,市场需求决定的,技术发展推动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