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怎样走向常规化的医学检验之路?

亿欧网 中字

2015年1月20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将开展精准医学的研究,这标志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了精准医学研究。之后,在国家领导人的鼓励和相关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精准医学研究随即展开,精准医学重大专项已经立项。基因检测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一环,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昨日,由基因慧主办,中科普瑞承办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论坛暨基因行业年中大会”在深圳前海湾举行。会议上,来自政策、科研、临床、产业和资本的30位业内资深专家带来了14场干货分享和4场专题讨论。其中,包括顾大夫工作室创始人顾卫红在内的6位嘉宾就“基因检测怎样才能走向常规化的医学检验之路?”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

基因检测在医疗和健康咨询应用的区别和边界

各种疾病对于个体的影响不同,从出生缺陷到中老年疾病,涵盖整个生命周期。基因是连接医疗和健康的纽带,这也就凸显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基因检测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做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但也可以用于健康咨询,帮助人们进行疾病风险的预测。但目前阶段,患者(遗传病和肿瘤)的基因检测与直接面向消费者(Direct-to-Consumer, DTC)的基因检测尚有较为明显的边界。

那么基因检测在医疗和健康咨询应用上的区别和边界在哪?在星博生物CEO柴映爽看来,要区别基因检测在医疗和健康咨询应用上的边界,首先要区分基因检测的接受者是谁。如果基因检测的接受者是临床医生,那么对于医生来说,他会更加十分看重基因检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因为医生是将基因检测当成一个诊断工具。如果接受者是普通老百姓,那么百姓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基因检测报告的结果,而是要能知道得到结果后的后续检查和治疗如何开展等问题。

但在未来,这样的边界可能会随着科技和行业的发展逐渐模糊,在某些局部将会融合。会上,顾卫红说道,未来,做疾病诊断基因检测机构可以尝试进入健康领域,来消融边界。同时,这些机构将借助原有对医疗存有的敬畏之心,以此来推动整个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

临床级基因检测应以医院为主导?还是第三方检测机构?

随着测序成本的显著降低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的显著上升,测序仪的研发和商业化、配套的生物信息计算平台的建立、推进基因组领域的科学研发和临床转化,近年来,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飞速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几年,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相对医院的实验室,第三方医学检验所的检测项目多,同时具有规模优势。传统的医学检验所仅提供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但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一些拥有医疗机构资源的检验中心开始提供专项的基因检测服务,如金域检验、迪安诊断等。

那未来临床级基因检测是以医院为主导还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副院长周文浩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基因检测这件事想做成“机器化大生产”的程度,就一定不是医院的事情,肯定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一起推动其发展。但是基因检测最后还是要回到医院这一场景来解决问题,所以医院和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之间应该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各司其职,构建基因检测的整个版图。

而FDA前评审组长孙立英则认为,临床级基因检测在海外的话一定是由民间检测机构做,因为只有运用各方力量才可能将整个行业做强做大,而如果基因检测还是以医院为主导,医院和第三方检测机构还存在利益纠纷和竞争关系,那么中国的基因检测行业肯定会发展不起来。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