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很幼稚,以为国有企业一定是香饽饽,收购国有企业就一定是占便宜。应该说,有的确实是占便宜,有的还真不是。
作者:今纶
前几天在惠州,我在饭桌上和人谈起了联想,尤其是所谓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我说一个例子吧:某省一国有厂,资产本来有几个亿,后来经营不善,工人发不出工资,有人出资收购,工人、上级都同意,所有合法流程走完。几年后,企业起死回生,工人都有工资发。到了这个时候,有人提出来当年的收购价格过低,说是“国有资产流失”,这合理吗?如果人家不收购,工资都没有了,更不会有税收,怎么办?
有的人很幼稚,以为国有企业一定是香饽饽,收购国有企业就一定是占便宜。
应该说,有的确实是占便宜,有的还真不是。
01国有企业不一定是香饽饽
看个旧闻,2008年7月28日的《山西青年报》报道:7月25日下午,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受理山西省建筑材料总公司等七家省属国有企业的破产申请。这标志着从即日起,这七家省属国有企业进入了破产法律程序。
国有企业要办好不容易,地方政府也很无奈:
从1996年至2003年,太原市根据国家有关企业破产的政策,对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共涉及企业资产总额15.74亿元,负债总额22.91亿元,安置职工3.28万人,核销银行呆坏账15亿元。
没人出来接手,工人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收购这些国企算不算好事?
北大方正集团这一大型国企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负债达到了3030亿,去年4月,不得不宣布破产,当时每天亏损高达1183万,失去工作的员工很受伤。
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重整申请,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据华晨集团今年半年报,集团层面负债总额523.7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失去融资能力。
这也是一家国有企业。
02联想起步很艰难
现在有种“奇怪”的现象,只要批评司马南,就会被说收了钱,其实在司马南批评联想之前,我发过两篇批评联想的文章,但我从来不去碰所谓“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很复杂。
现在媒体和专业人士对此做了深入分析:
2009年泛海受让中科院29%的股权,真正的原因是,从200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开始推进院、所投资企业社会化改革,并且要求在2010年前,中科院、所投资企业中股份要降低到35%以下。所以, 联想控股引入了新股东,是当时整个中科院推进企业社会化改革的重大事项。
这一转让给中科院直接带来27.55亿人民币的投资收益,同时还以36%的股权保持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从投资收益上来说,赢麻了,赚翻了。
倪光南院士曾表示:出售联想29%股份的本质原因是中科院不看好联想,联想当时的状态并不好。
国企改革专家吴刚梁分析称,根据司马南提到的评级报告,报告显示,联想控股2008年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139.7亿元,但是这个所有者权益是包含了少数股东权益的。
准确地说,少数股东权益是620209.50万元,这些权益是不归属于联想控股的。
因为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有10余家,其中有些并不是联想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还有其他股东在里面持股。扣除掉少数股东权益,归属于联想控股的权益是777061.10万元。
由此可知,中科院转让其中的29%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价值就是777061.10万 X 29% = 225,347.72万元,大约22.5亿元。而司马南直接用合并报表的净资产来计算,得出29%的股权价值=139.49X29%=40.45亿元,进而说国有资产被贱卖了40.45-27.55=12.9亿元,这个计算过程显然是错误的,违背了财务基本常识。
最后,我想说:联想的起步是很艰难的,它是从中科院计算所一间12平方米的传达室起家。
联想固然错过了芯片开发的最好时期,但是它活下来了,还在实现利润和增长,这是团队努力的结果,要尊重创始人和团队的努力。如果没有他们,千亿的联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可能早就发不起工资了,或者做到几百万的时候就不行了。
现在一说“国有资产流失”,很多人就很激动。一个常识是:如果柳传志不创业,国有资产就没有任何联想的股份,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出一个联想的。
批评“国有资产流失”很容易,只需要键盘、摄像机和一个视频号,但是创业很艰难。
如果把联想干倒了,下一个是谁?司马南天天骂民营企业,恨不得它们都被查一遍,这正常吗?这有利于稳就业吗?这有利于稳税收吗?
在胡同里忽悠、煽动很容易,有摄影师和后期制作就可以,让司马南做个公司创业试试,他就知道做民营企业家的艰难了。
民营企业家创造就业和税收,还要天天被人用放大镜来看,动不动就来个“不专业”炮轰,而且搅动了这么大的舆情,这并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