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强:应对双循环,中国制造的五个变革

03

第三个是中国产业,特别制造业的空间重构,空间结构的变革。这也是一个重要话题,和全球产业链的集群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双重嵌入等等同样重要,对制造业空间结构变革的观察有如下几点。

最重要的趋势,就是产业的都市圈化和地方化。如上海都市圈,以汽车产业为例,以上海市中心形成的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创新集群和周边的产业体系,我们叫创新尖峰加上先进制造形成的产业高地,形成一个区域的产业体系。

从更大范围来看,无论是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还是在中部的武汉、西部的西安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双循环,即产业链的一个区域产业集群循环,以及都市圈内部产业体系的循环,再加上整个国家的循环和国际产业循环,这里面有四层循环。

讲一个例子,就是从上海到合肥,到宁波,这样的一个长三角的核心地区里边的产业链状系统和云状系统的演化情况。

过去以上海为代表,最早有集成电路,到了苏州、南京,然后可能再到合肥。实际上现在在长三角核心区,可以看到也出现了一些蛙跳的情况。像合肥,可以在集成电路方面越过上海、苏州、南京,实现蛙跳,成功升级。

在每一个地区里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升级,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都市圈之间也有产业链状协同的升级和内部云状协同的升级。

无论是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还是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的产业体系,新材料的产业体系,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产业体系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协同,链状就是在更大范围区域,不同都市圈和不同城市之间的协同,以及在一个都市圈内部的云状协同,更地方化的产业体系的形成。

在这样的云状和链状协同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趋势是产业的都市圈化和地方化。在都市圈化中,我们观察到更多的规律和趋势,比如说3-2-1产业的逆序化分布,也看到中心的创新尖峰与周边制造体系之间的协同,以及空间的重构;也可以看到在都市圈内部有内循环体系,比如都市工业、食品等等以内循环为主的产业体系;还可以看到一部分是围绕一个中心的外循环的产业体系。

总而言之,空间在重构,产业体系在重构。

04

第四个变革,地方化和都市圈化之下的产业生态变革。我在2003年-2004年研究的一个问题,叫产业的植根性、产业链的植根性,生产要素可以集聚到某一个地方,能不能实现在一个地方的沉淀,在沉淀之后能不能实现升级,能不能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在这个生态之下实现这个产业在价值链上的跃迁和提升。

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为例,我们研究了张江、苏州工业园区、泰州中国医药城以及南京的一些产业集群。可以看到在典型的生命健康集群里面,是多个要素、多个链条、多个物种和多个业态的集中,跟过去我们简单的某一些企业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过去在研究浙江的产业集群时,是同一个行业十家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整个浙江有“784块”,当时叫784个块状经济。但后来随着区域之间的融合,不同的乡镇合在一起了,产业连在一起,有的县城扩大把周边乡镇包括进去,或者进入开发区。所以,产业集群不仅仅是同类企业的集聚,而是产业的上下游的集中。

随着产业升级,可以看到产业从传统制造业集群变成创新集群,需要更多的要素、更多的链条、更多的物种,也产生出更多的业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业怎么能够有植根性,不是简单的牵引。比如我们经常研究三星、摩托罗拉、耐克鞋为什么迁移。

现在要构建的产业生态是如何在一个地方的集群当中去植根,这里面有产业体系的问题,实际上是人力资本能不能留下来,人力资本能不能提升的问题。地方有没有植根的产业文化,当然也包括制度规则,这也是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链集群面临的问题。有没有植根性,怎样从植根性角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产业生态。

其中很重要的抓手是创新应用场景,可以发挥我们内循环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比如说我们的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政府来讲,或者中介来讲,可以在四维场景的创新,通过这些创新能够使我们的内循环或者我们的新产业能够有成长的环境。

在新型产业创新集群培育过程中,以平台资本加赋能,增强产业连接和集群植根性,这些方面在理论上、在实践上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