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资产信息网
关注

3.2 行业发展和驱动机制及风险管理

3.2.1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人类对氢能应用自200年前就产生了兴趣,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广泛开展了氢能研究。早在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氢经济”的概念。1976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就开展了氢经济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种因素的汇合增加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包括:持久的城市空气污染、对较低或零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减少对外国石油进口的需要、CO2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储存可再生电能供应的需求等。

中国对氢能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为发展本国的航天事业,对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氢的生产、H2/O2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进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将氢作为能源载体和新的能源系统进行开发,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为进一步开发氢能,推动氢能利用的发展,氢能技术已被列入《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能源领域)》。

图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

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的重要基地,包括上汽、上海神力、同济大学等企业、高校,也一直在从事研发氢燃料电池和氢能车辆。

目前阶段国内市场物流车是主要需求。但是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乘用车和客车领域出现较大需求,物流车占比会有所下降,乘用车会成为主要需求。

图 2017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结构(以产量算)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ofweek锂电网图 氢能在未来能源技术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驱动因素

(1) 经济驱动因素

对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最有意义的经济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支出、收入和就业、经济增长、利率、汇率。总体而言,没有一个驱动因素是单独起作用的。对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是消费者支出。但消费者支出本身是由就业和工资增长驱动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又是由经济增长驱动的。此外,利率和币值波动也对非必需消费品的股价有重要影响。利率影响非必需消费品公司的资本成本,并影响着消费者行为

(2) 政治驱动因素

对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最有意义的政治驱动因素包括:税收、贸易政策、规章制度、经济自由化。自由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商品和资本能在国家之间高效流动。贸易政策可以影响所有经营进出口业务的非必需消费品公司。当保护主义之风盛行时,贸易政策往往可能增加对本国生产者的补贴,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或有时两者结合,从而扭曲了自由市场的天然价格机制。这常常会导致消费者面对更高的价格。反过来,打开新的贸易通道,可以让企业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或更有价格优势的供应商。

(3) 情绪驱动

无论是消费趋势、还是对弹性的投资偏好,消费者情绪都对公司的收入有巨大影响。对于消费者喜好,只能做模糊的追踪。消费者喜好又是公司股价表现的强大驱动因素。公司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或生产方式,来捕捉市场的热门趋势。一旦捕捉到正确的趋势,便能给公司带来丰厚利润,否则就是灾难。

(4) 事件驱动

图 新闻指数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同花顺ifind

3.2.2 行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其中本行业常见的风险如下:

(1) 产能过剩风险

氢能产业横跨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既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能催生新产业链,整合带动效果突出。因此,地方政府发展氢能的积极性颇高,多地发起氢能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地方政府规划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总产能超过1500兆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能总计近万辆。我国氢能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容量有限,关键技术、经济性及基础设施等均存在瓶颈,短时间内这些产能很难充分释放,一旦规划实施有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 环境保护风险

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政策及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相关企业未来为执行环境保护的新政策和新标准将承担成本和资本性支出,从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影响。企业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提高环保水平。

(3) 投资风险

氢能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设备及材料价格、施工周期等因素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使项目有可能达不到原先预期的收益,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氢能产业企业应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制定并实施合适的投资决策程序及管理办法,对每个投资项目都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并就重大项目资源市场、技术方案、财务效益、安全环保、合法合规等多方面进行专项论证。

(4) 运营模式和组织效率风险

当今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推出新的模式,新产业在生产管理、营销模式等各个方面都面临全新挑战。为此,各公司部门应确立了事业部运营的模式,充分借鉴各产业标杆企业经验,实行符合产业发展的运营和考核模式,不断复盘和优化,加速氢能行业公司新模式的发展。

3.3 竞争分析

图 中国十大氢能企业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日本2014年公布的《氢燃料电池战略发展路线图》,在2025年前的第一阶段,将快速扩大氢能的使用范围,以促进燃料电池的装臵数量在2030年达到530万台,在2020-2030年的第二阶段,日本将全面引入氢发电和建立大规模氢能供应系统,将购氢价格降至30日元/m3;在2040年的第三阶段,将通过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全面实现零排放的制氢、运氢、储氢。

韩国现代从2002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2013年,韩国现代宣布将提前2年开展千辆级别的燃料电池SUV(现代ix35)生产,在全球率先进入燃料电池千辆级别的小规模生产阶段。

美国政府对燃料电池在内的新能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其中,对于燃料电池和任何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30%-50%的税收抵免。欧洲出台政策支持加氢站建设。奔驰公司2017年宣布推出首款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GLCF-CELL。我国燃料电池正在起步,但零部件方面的相关企业仍较少,特别是最基本的关键材料和部件,如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国内虽有相关企业开始介入,但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可靠性和耐久性仍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

表 国外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及其燃料电池汽车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即应用现状(上)

从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国家分布情况来看,燃料电池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和德国。其中,日本优先权专利数量达到66971个(占56%),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国以9%的份额排名第三。图 优先权国专利分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总体上看,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和德国是燃料电池技术主要专利申请国,各关键技术发展比较均衡。日本作为全球专利排名第一的国家,在多个关键技术上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技术最为全面且没有明显的短板,且控制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最为明显。美国和韩国各关键技术发展比较均衡。中国比较重视电极和催化剂的研发,德国比较关注制氢、储氢以及燃料电池加热、冷却技术

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估方面,根据Innograph专利分析平台提供的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企业的专利数量、专利涉及分类数量、专利涉及地区数量、被引次数、营业收入、专利侵权情况等方面,燃料电池行业中,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松下、日产汽车、通用汽车、东芝、现代汽车、日立、戴姆勒、西门子等企业综合实力居前,而排名前十公司中,日本公司占据六席为主,反映日本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强。

图 主要国家技术优势分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建加氢站数量也仅有17座,有待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相对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设备成本高昂很多,加油站设备成本不到100万,加气站设备成本300万左右,加氢站设备成本达到近千万。

表 全球主要国家加氢站市场规模对比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图 中国制氢代表企业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