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 4 月 1 日开始,《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生效,这可不得了,感觉北京的自动驾驶要迎来一场大变革,咱的出行方式说不定也要跟着大变样。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来唠唠,这北京的自动驾驶到底是咋回事,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参考阅读请点击:《从试点到多元:自动驾驶汽车更趋合法化,北京联合18家企业完成310余辆车测试验证》)
文远知行Robotaxi行驶在亦庄街头。图源 :北京交通广播
一、自动驾驶在北京:科幻照进现实
走在亦庄的街头,你可能会看到一辆车身印着 “文远知行” 标志的车,没有司机,却稳稳地在路上行驶,这就是文远知行推出的 Robotaxi 自动驾驶汽车。
现在,它已经在北京经开区核心区域运营了,高铁站、机场这些重要站点都能轻松抵达。
文远知行的副总裁罗琳说,他们现在可牛了,形成了自动驾驶 Robotaxi、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高阶智能驾驶五大产品矩阵,应用场景从出行到货运、环卫,全都覆盖了。
在北京,Robotaxi 有几十台,自动驾驶小巴有 20 台左右,自动驾驶环卫车也有 10 台左右,到今年年底,总数能达到百台左右。
而且,人家已经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宇通集团、博世、广汽集团等多家巨头达成合作,业务遍布全球 10 个国家、超 30 个城市,这发展速度,简直像坐火箭一样。
在顺义区,新石器的无人配送车也在忙碌地穿梭着,它们把快递包裹从中转场送到小区驿站。
全北京有上百台这样的无人配送车,为大家提供更智能、便捷、高效的配送服务。
新石器无人车总架构师曾文达说,和传统配送方式比起来,无人配送车能让每件快递的成本降低 50%-70%,快递员每天能节省 2-4 个小时的运输时间,遇到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还能给快递员减负。
顺丰、京东、邮政等国内主要的快递物流厂商都是新石器的合作伙伴,全国运营的新石器快递物流无人车已经超过 3000 台,在全球 13 个国家、近 100 个城市都有部署。
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以文远知行、新石器、百度、小马智行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汇聚了近百家自动驾驶企业,产业生态格局那叫一个热闹。
从 2020 年建设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来,近千台各类自动驾驶车辆开展道路测试等活动,累计测试里程占全国总测试里程的四分之一以上,还开展了智能网联乘用车、无人小巴、无人配送等八大类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
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画面,真的在北京的街头慢慢变成现实了。
二、《条例》生效:自动驾驶的 “及时雨”
4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可是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件大事。
它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路通行管理、安全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鹿文亮说,这个《条例》就像一场及时雨,既规范了行业发展,又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能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
《条例》明确规定,自动驾驶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按照国家标准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也就是 L3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把自动驾驶技术划分为 L0 到 L5 总共 6 级,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车型大多属于 L2 级辅助驾驶汽车。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和 L2 级可不一样,L2 级要求驾驶员必须一直看着路面,持续执行驾驶任务,处于人机共驾的状态。
而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开启后,人可以不执行驾驶任务,不过系统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会要求驾驶员接管车辆,这中间有个交接的过程。
图源:网络
《条例》支持 “个人乘用车出行” 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这可是个积极信号,说明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已经相对成熟,具备进入市场的潜力。
很多车企都把 L3 级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接下来产品布局的主要目标,奇瑞、广汽、极氪等车企都披露了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时间表,小鹏汽车、长安汽车也给出了 L3 级自动驾驶落地时间。
三、安全与责任:自动驾驶的 “必修课”
在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之前,安全性肯定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文远知行的车辆具备 360 度无死角的感知能力,规划控制能力也很强,遇到障碍能灵活绕行,遇到行人会礼让先行,还有多元的安全冗余设计,任何一个计算单元出现问题,冗余单元能及时接管。
而且,这些车辆已经在早晚高峰时段经过了几千万公里的测试,在高温和严寒环境下也进行过测试,完全经得起考验。
新石器无人车X6格口柜车
新石器无人车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 360 度的冗余传感器覆盖,探测范围至少达到 120 米,车辆配置了强大的算力,AI 算力达到每秒 254 万亿次运算,还会和车路云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通信,获取更多信息,保证安全运行。
不过,要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还得优化硬件和软件层面的技术短板。
现在主要基于英伟达的芯片做支架,但这个芯片性能不足以支撑 L3、L4 这样高阶的自动驾驶产品。
而且,不同企业使用的自动驾驶算法技术线不一样,还在不断迭代升级,车企做自动驾驶训练时,还面临数据稀缺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协同发力,加大研发投入,联合攻关关键技术难题。
另外,L3 级自动驾驶下的交通事故责任主体面临变化,责任划分还需进一步明确。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期间,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和处理。
但作为上位法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目前还没有关于 L3 级自动驾驶场景的规定,公安部正在推动修订。
未来,责任划分、保险、数据监管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完善立法来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这样自动驾驶汽车才能更加有序地发展。
北京的自动驾驶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我们的出行方式可能真的会被彻底颠覆。
总之,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认为,当无人配送车驶过圆明园,激光雷达的扫描线与古城墙的肌理产生奇妙共振。或许正如新石器无人车在系统日志里写的那句:"我们运送的不是包裹,而是人类对机器最珍贵的信任。"
在这场人与AI的公路交响乐中,方向盘不会消失,只是变成了合奏的指挥棒。
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北京自动驾驶:《条例》生效放大招,出行方式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