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车企,都是我“看着长大的”

AutoMan
关注

每个人都曾听过这么一句话:“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

长大是件美好的事儿,这些你看着长大的车企,是不是长成了你期待的模样?(微信公号:CNWAUTO)
三十余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变化翻天覆地 。

前不久,一汽-大众举行了30周年庆典,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见证了汽车走进千家万户,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壮大,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不过,不少车友可能更想说: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啊!

如今的一汽-大众依旧稳坐销量第一的宝座,市场地位不可替代。而国内汽车市场早已不同于三十年前。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在中国建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中国也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今天,我们来回顾几个主要合资品牌在中国的沉浮往事。

一汽-大众:30周年

在70后、80后、甚至90后的记忆中,大概都抹不去大众的身影。

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正式成立,今年正是其成立三十周年。从1991年12月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到如今,这一品牌的销量已突破2200万辆整车。

值得一提的是,捷达车型不仅仅是一汽-大众首款车型,也是“老三样”之一。在一代人的记忆中,捷达或多或少有着深刻的烙印。捷达持续畅销19年,累计销售197万辆,被誉为“车坛常青树”。如今,捷达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
不止于此,1999年9月6日,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奥迪A6在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下线,引领了国产车型加长的潮流。2001年8月23日,首辆中级轿车宝来下线。2003年5月9日,高尔夫轿车在公司下线,成为了大众品牌下最为畅销的车型之一。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一汽-大众稳居乘用车销量榜首,全年实现销量211万辆,市场份额为10.9%,也就是说,直至汽车品牌极大丰富的今日,每卖出10辆车,依旧有一辆出自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36周年

从时间上来看,上汽大众在中国的资历更久。

上汽大众的成立时间为1985年02月16日。在合资公司中,中德双方投资的比例各占50%,开创了国内50∶50股比先河。

事实上,早在1978年11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批示,正式拉开了轿车中外合资经营洽谈的序幕。经过六年缜密的谈判,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

此后,上汽大众贡献了一代又一代的神车。如位列“老三样”之一的桑塔纳,早在1984年就引进国内,也是一代人记忆中的“神车”。除此之外,朗逸、途观、POLO家族也都是上汽大众旗下的热销车型。

36年后,上汽大众上汽大众依旧高居销量排行榜第二位(2020年),全年销量为156.8万。

神龙汽车:29周年

如果仅仅是看目前的销量和市场份额,神龙汽车或许并不值得一提。但前文频繁提及“老三样”,令人不得不想到“老三样”中另一款重要车型——富康。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乘用车生产经营企业,成立于1992年5月18日,总部位于武汉。而富康是神龙公司旗下最早推向中国市场的车型, 曾广受欢迎。

神龙旗下有两大汽车品牌,分别为东风雪铁龙与东风标致。在中国汽车市场,神龙汽车也被视为法系车的主要代表。无论是东风雪铁龙的富康、爱丽舍,还是东风标致307、206等,都曾收到市场不错的反馈。不过,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如今的法系车在国内市场已日渐小众。
2002年,中国加入WTO,中国鼓励国外车企在中国合资建厂。此后,多家合资企业相继诞生。2003年,中国汽车产业颇为热闹,东风日产成立、一汽丰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东风本田落户武汉开发区,宝马汽车也在同年与沈阳华晨合作设立合资企业。
东风日产:18周年

成立于2003年6月16日的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将在今年迎来18周岁的生日。

东风日产是在我国加入WTO组织之后,汽车合资潮背景下成立的企业之一。如今,东风日产已经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天籁、奇骏、逍客、轩逸等均是旗下畅销车型。

从销量来看,东风日产的发展也一直较为稳健。近年来,其销量排名在排行榜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其实现销量121.19万辆,位居销量榜单第5位。

一汽丰田:18周年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6月的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2002年8月,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03年,一汽丰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年,一汽丰田也将迎来18岁的生日。
一汽丰田旗下也拥有诸多热销车型,包括花冠、皇冠、锐志、普拉多、普锐斯乃至奕泽。
根据乘联会数据,一汽丰田在2020年实现销量7.87万辆,位居销量榜单第11位。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