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咖啡智驾直击智能驾驶的“变革”

亿欧网
关注

科技浪潮之下,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从“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的转化,产品的变革进一步带动产业与价值链的解构与重塑,智能驾驶成为新老玩家的必争之地。

以“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为转型目标,智能驾驶是长城汽车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咖啡智驾正是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成果。

3月10日,长城汽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永不停歇的大脑——咖啡智驾背后的生态构想》的沙龙对话,旨在与行业人员共同探讨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现状、关键与前景,并让行业更全面、更清晰地理解咖啡智驾背后的生态构想。本次沙龙参与对话的嘉宾分别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CIO甄龙豹,以及毫末智行COO侯军。

百年汽车产业的变革之机

2020年,以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上实现了华丽跃升,市值超越一众传统主机厂。高涨的市值是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企业的科技属性买单,而智能驾驶技术正是估值想象空间的重要支撑。

成波认为,当前汽车产业处于巨大转型期,由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系统性与平台性的根本性变革将颠覆汽车产品定义与出行模式,汽车、交通、ICT等核心产业的融合带来巨大价值空间。对于汽车产业的新老玩家而言,找准定义以及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是他们投入智能汽车浪潮的最大驱动力,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在张凯看来,互联网与科技企业争相进入智能汽车产业,本质上是在争抢下一个时代的交互入口,汽车很有可能成为继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智能移动终端。 智能汽车时代将是“四个轮子+超级计算机”的时代。

智能驾驶不仅是驾驶的“自动化”,更是人车关系的革新。汽车从传统的出行代步工具向移动智能空间转变,成为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用户与场景的关系面临重构。

甄龙豹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分析道,当真正的智能驾驶实现时,汽车出行的时间将更有价值,并且汽车将被赋予社交属性,成为新的社交空间。作为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甄龙豹也是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功能的种子用户,在体验过程中也切实体会到智能驾驶功能带来的惊喜感。

拥有多年ICT从业经历,侯军回顾了过去20年ICT从技术、体验、成本对用户生活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他认为,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驾驶不仅仅带来第三社交空间,更能实现自由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智能驾驶的“质变”前夜

新技术的落地应用过程可分为科学期、技术期、产品期和普及期。从技术划分标准上看,L2及以下的辅助驾驶技术已进入普及期,而L3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则处于产品期向普及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智能驾驶产业迎来量变到质变的前夜。

智能驾驶产业至今已经历十年的周期迭代,在核心技术突破、功能验证与商业模式尝试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对于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阶段,成波判断“到2025年,L2以下的辅助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超过50%甚至更高,成为高端车型标配;L3自动驾驶将逐步应用,后五年,L4自动驾驶也将进入商业应用阶段。”此外,成波认为,当前各国将智能驾驶作为发展本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战略布局,中国应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在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方向实现领先优势。

事实上,在智能汽车浪潮到来之前,长城汽车早已为产业变革做了深厚准备。长城汽车是国内智能驾驶领域起步较早的车企,早在2009年,长城汽车就开始进行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

张凯判断,当前智能驾驶以从功能性驱动的时代迈向场景驱动的时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用户使用场景的全链接。长城汽车咖啡智驾建立了数据的闭合系统,用数据驱动车辆自主学习,建立场景自适应能力,以迎接场景驱动时代的挑战。

作为国内主机厂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长城汽车对自身智能驾驶的发展亦有清晰的战略规划。

作为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建立并见证了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能力的积累与发展。咖啡智驾331战略,是长城汽车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提出的,目标是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最多三个领先。

“汽车产业新老势力相继布局智能驾驶技术,行业优质资源稀缺性增强;到2022年,新老势力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将面临市场检验,2023年真正的竞争才开始。”,张凯说道,“这也是为什么咖啡智驾以三年为战略布局的原因”。

数据是智能驾驶系统开发的关键,智能驾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从功能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依托长城汽车在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与保有量优势,毫末智行在数据量、数据成本和迭代速度上优势不容小觑。

咖啡智驾背后的生态构想

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变革之际,往往是价值跃升的重要时刻。对于智能驾驶赛道的玩家而言,如何把握变革发展机遇,加速自身发展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对于主机厂而言,智能驾驶是其转型的重要方向。相比于科技公司,主机厂在车端技术及数据储备上具备明显优势,如何最大化自身优势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与应用,是主机厂在智能驾驶产业变革之际的重点。

“咖啡智驾在长城汽车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张凯对咖啡智驾在整个长城汽车体系中的协同价值与地位作进一步介绍。 2020年,长城汽车发布咖啡智能品牌,提出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的“三智融合”概念。“三智融合”是长城汽车内部的核心战略,咖啡智驾是咖啡智能核心的组成部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以咖啡智驾为基础,打造智能座舱体系,在此之上衍生出智能服务的理念,这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环节。

“实现用户场景全链接、人与系统无缝衔接以及互相信赖,是咖啡智驾在智能驾驶领域要重点打造的三个方面”,甄龙豹补充道。

长城汽车在数字化转型中,在组织架构上也进行了相应尝试。由长城汽车智能驾驶部发展而来的毫末智行, 核心团队一部分来自长城汽车,一部分来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兼具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产品与用户体验优势和传统主机厂的产业链、质量与成本控制能力。

侯军介绍道,毫末智行承载两条产品线,一条是2C,主打从L2到L4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核心整体解决能力。2B主打低速物流无人车,形成底层生产、硬件、车、服务5S的生态,“毫末智行在咖啡智驾里主要为长城汽车从L2到L4自动驾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的规模化商用之路还有多远?

尽管产业进入质变的关键时期,但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高昂的硬件系统成本、法律法规许可以及标准化量产一直是智能驾驶产品实现规模化商用的难点所在。

成波认为,L4级智能驾驶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壁垒以及政策法规许可是高等级智能驾驶产品实现规模化商用的三大壁垒。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大数据对于系统、场景识别优化的过程,并不具备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一方面需要形成可解释的无监督学习的算法;另一方面是要形成智能化的数据清洗、处理、标注流程;最终形成技术闭环。

闭环的商业模式是规模化商用的逻辑基础,只有智能驾驶产业链各环节的关键供应商实现正向盈利,产业才能持续迭代,实现商业闭环。成波认为,“智能驾驶产业发展需要技术验证与商业模式验证同步进行,双环融合才能形成螺旋迭代发展的态势。“

在政策法规方面,成波认为,政产学研资多方要联合起来,才能走出现在政策法规对于科技创新的局限。

下一个时代:算力定义汽车

智能驾驶涉及到感知、融合、定位、决策、规划、控制等多个环节,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伴随着的算力要求的数量级提升。而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应用对汽车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算力定义汽车成为智能汽车产业新趋势。大算力芯片成为智能汽车玩家的重点布局领域。

甄龙豹认为,未来整车级智能驾驶芯片与智能座舱必定是整合在一起的,只有最接近终端用户的人,才能更好定义下一代智能芯片,从这一层面看,主机厂具有天然优势。主机厂对下一代芯片将起主导作用。

智能驾驶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产业各方合力协同发展,咖啡智驾通过积极参与与合作共赢的方式,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以大算力芯片布局为例,长城汽车投资了AI芯片公司地平线,将积极参与下一代芯片的设计开发,另一方面,长城汽车与高通、华为都进行了相关芯片合作。

“我们认为咖啡智驾未来会继续沿着这条路不断走下去,最终目的是直接在芯片端为未来用户创造无限可能“,甄龙豹补充道。

智能汽车时代,长城汽车的领航之路

智能汽车时代,智能驾驶技术必然发展为主机厂布局的核心技术之一,智能驾驶技术是掌握下一代交互入口的关键。

“只有在汽车实现自动驾驶以后,我们才能智能汽车的可能性进行无限想象,并在这个基础上做更高层次的交互状态创新,未来长城汽车也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做更高层次的创新”,张凯对汽车市场未来发展以及长城汽车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展望。

站在百年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之巅,长城汽车将不断深化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技术长城品牌,加速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咖啡智驾作为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成果,也将凭借出众的技术实力,发挥长城汽车的头雁领航效应,带动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向上发展。

作者:陈佳娜EO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