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实在智能CEO孙林君:智驱未来,AI+RPA数字员工上阵在即

亿欧网
关注

新冠疫情不仅肆虐了华夏大地,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原有的运行方式,促使人工智能更加快速地登上舞台。

阿里达摩院开发的AI诊断技术,可以辅助新冠肺炎CT影像识别,准确率高达96%,而且仅需20秒就能完成熟练医生5-15分钟的诊断任务。

百度的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可以直观、非接触连续工作24小时,既降低了工作人员被传染的风险,又提升了巡查效率。

目前,随着AI技术成熟,外界对AI企业的价值判断,已经从关注技术本身,转变为关注商业落地。实在智能于2018年7月成立,立足于“AI+RPA”技术,该技术是AI商业化落地的一种重要形式。

近日,亿欧科创采访了实在智能创始人孙林君,试图探寻以下问题的答案:“AI+RPA”技术的意义在于哪里,和有同样作用的PaaS平台和大数据中台相比,有什么优势?在2020年疫情下,AI行业受到什么样影响,“AI+RPA”行业又有什么影响?

4.5亿App交互成本解决方案

2017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中国产业升级的办法之一,人工智能在未来必然拥有广阔市场空间。但达到1万亿产业规模的时间节点是否会在2030年,具体又将涉及哪些赛道呢?

“我认为,AI商业化落地程度是决定整体市场空间的重要指标。‘AI+RPA’恰好符合了这个阶段的时代刚需”,孙林君表示。

孙林君,原阿里巴巴P9级别资深算法专家,曾牵头打造阿里巴巴诚信模型体系,支撑集团四十多项核心业务,奠定阿里诚信体系基础;并主持开发智能决策维权客服产品,大幅提升客户维权处理效率及满意度,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助力集团客服降本增效;还曾孵化部署智能运筹中枢产品,应用前沿算法成功实现近万人的服务资源运筹调度,实现服务量预测、预警、排班、路由、分配及服务智能化、无人值守和可视化。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丰富的积累和成功的经验,让孙林君坚信AI凭借着先天优势,将取代“劳动密集型”工作场景,因此于2018年7月创立实在智能,并开始深耕“AI+RPA”领域。

氢气遇到氧气,燃烧产生能量;能量守恒定律辅以核裂变技术,创造出了让世人恐惧的原子弹;那么AI结合RPA又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RPA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存在。RPA中文名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机器人众所周知;“流程自动化”主要是指: 根据流程操作,强规则、大量重复发生的工作自动化。

过去,由于不同系统之间交互成本过高,RPA商业化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业界关注度不高。近年来,随着RPA和AI技术的发展,以及“AI+RPA”概念提出,使RPA从基于规则的自动化技术,升级为能够智能决策的自动化技术,相当于模仿人类开展团队型的协作工作,从而完成更多类型的工作任务,并在更丰富的场景里落地。于是商业化出现了转机。

举个简单的例子,问答机器人可以通过简单“拖拉拽”和点选配置,在短短的1分钟内快速生成。这个机器人可同时通过配置多轮问答准确识别访客意图,并将对话内容及关键诉求实时发送邮件通知相关主管。

再举个标杆案例,某省运营商专家客服坐席应用实在智能的“AI+RPA”产品后,小场景下每通电话平均时长降低37秒,点击次数缩短15次以上。考虑到该产品自动处理的工单,预计综合效能提升40%以上,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标杆案例

标杆案例

RPA作为AI商业化落地方式之一,受到资本市场热捧。近年来,国内外融资火热,如2019年5月,UiPath完成D轮融资后的估值超过70亿美元,2年时间估值增长了70倍;Automation Anywhere于2019年11月份完成B轮融资,估值高达68亿美元。即使在投资市场低迷的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共有9家RPA公司获得15亿人民币融资,其中包括5家中国RPA企业。

据据Gartner最新发布的《2020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RPA将成为超级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开端,到2022年底,85%的大型和超大型组织都将部署某种形态的RPA。基于此,Gartner预测,从2019年至2022年,AI+RPA市场规模将年均增幅37%,达到24亿美元。

对于“AI+RPA”赛道的市场空间,孙林君用一句话表明他眼中的未来,“未来5年,市场将诞生4.5亿个应用。如此量级的应用,意味着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刚需。”

在纯技术方式的对比中,“目前,PaaS平台和大数据中台也被用于商业化落地,但是存在成本高企的问题”,孙林君表示,“而‘AI+RPA’是一种无缝接入获取数据,并操作的技术,避开了不同系统之间交互代价,并且能有效降低大数据智能应用的门槛和成本。”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