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大厂依赖后,寒武纪都做了什么?
为了尽可能弥补差距,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必然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消耗,一方面是研发费用,另外就是研发人员和人力成本投入。
在回复报告中,寒武纪也提到:
除募投项目所涉及三款芯片产品外,公司预计未来3年内仍有其他5~6款芯片产品需要进行研发投入。除募集资金以外,仍需30亿~36亿元资金投入该等研发项目。
除了芯片研发,公司还将加强IC工艺、芯片、硬件相关的公共组件技术和模块建设,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资金3~4亿元;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跨芯片的基础系统软件公共平台建设,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资金3~4亿元。
此外,问询函还披露了正式岗位销售、管理和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水平。
其中,研发人员从2018年207人增加到2019年504人,平均薪酬从40.57万元增长为51.70万元;由于加大产品推广,销售人员2019年平均薪酬从2018年的42.08万元上涨为62.77万元。
可见,寒武纪至少在未来三年还需要庞大的资金注入。除了募资,公司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客户资源——寒武纪也曾在招股书中披露,较高的客户集中度是公司抗风险能力的一大隐忧。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99.95%、95.44%,
对此,寒武纪回应称,2019年,寒武纪拓展云端业务及相应客户,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下降,实现了客户多元化,报告期末,已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公司销售总额50%的情况。
其中,2019年第一大客户为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商务局的智能计算平台(二期)项目,这个项目总价高达4.4亿,直接为寒武纪带来了2亿营收。
而此前,中科曙光就曾向寒武纪采购了6384万元的智能加速卡用于横琴一期项目。
在被问及“是否依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获得智能计算平台(二期)项目”时,寒武纪表示: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一期)项目由中科院出资建设,设备产权归中科院所有;横琴智能计算平台(二期)项目则是由横琴新区出资建设,设备产权归横琴新区所有,两个项目的出资建设单位不同。横琴新区采购公司产品及服务属于商业行为。
透过寒武纪近一年在市场上的动作也能看到,其正在不断尝试和拓展自己的生态圈,面向智慧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慧金融、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延伸业务触角。
一方面,寒武纪通过云端智能芯片落地商用,逐步拓展自身的AI芯片生态布局。
今年4月,寒武纪就和浪潮达成了元脑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行业解决方案,以元脑生态之力加速建设人工智能新基建——智算中心。
此前,浪潮人工智能服务器NF5468M5和NF5280M5就采用了寒武纪思元270和思元100系列多种智能加速卡,能够支持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传统机器学习等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应用,满足各类场景的云端推理计算需求。
此次携手,则意味着双方的合作模式将从“单纯的产品适配”延伸到“联合开发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上来,以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力推动产业AI化进程。同时,双方也将目标聚焦在高成长潜力的智算中心市场。
另外,寒武纪旗下云端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思元270,近日还与百度飞桨旗下轻量化推理引擎Paddle Lite正式完成了兼容性适配。思元220边缘端芯片,也预计在近期完成适配工作。与百度飞桨Paddle Lite的兼容,也是寒武纪生态拓容上的又一次尝试。
这也意味着寒武纪端云一体的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与百度飞桨代表的深度学习框架生态的成功融合。
目前,双方已经基于视频图像类应用场景进行了算子适配,能够支持主流应用网络,后续还将在智能交通、工业质检等领域展开更多维度的软硬件协作。这并非寒武纪和百度第一次交手,此前,寒武纪智能加速卡就落地于百度的语音业务当中。
此外,寒武纪还与智能操作系统技术和产品提供商中科创达拓展了其在智慧工业场景的商用布局。借由寒武纪AI芯片强大算力的加持,推出了面向工业质检领域的解决方案——这套AI视觉检测方案也将首次在电气制造业生产线上展开应用。
对于新兴的技术研发,我们都需要保持长期的心态,失去华为这一大客户,或许也让寒武纪摆脱了大厂依赖,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规则和玩儿法,这对寒武纪乃至整个中国造芯业都是好事。
相比一家独大,笔者更希望看到更多的寒武纪出现。巨头林立,寒武纪的探索想必艰难,但仍未来可期。
作者:小LV来源:猎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