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问询函中回复称,除了IP产品,“未来公司将拓展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对外授权业务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此前披露的招股书中,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已获授权和正在申请中的专利超过了1500项。
此外,寒武纪也在同步拓展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和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至此,寒武纪正式成为了一家“中立芯片公司”,与华为海思“分庭抗礼”。
在问询函中,寒武纪回复称:
“与华为海思相比,寒武纪的定位是独立、中立的芯片公司,采用的是类似安卓理念的中立生态策略,底层芯片与系统软件都充分服务客户和开发者,但寒武纪不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的业务,避免与自身的芯片客户发生竞争,通过中立来吸引更多客户。因此,寒武纪通过优秀的产品和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使得公司在云端智能芯片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中,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并完成与联想、浪潮、新华三、曙光、宝德等终端的适配。该系列下一款产品思元290目前已经回片,内部测试进展顺利。预计2021年将形成规模化收入。
边缘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产品则已在多家潜在用户进行测试,预计2020年二季度开始可逐步形成销售,2020年内实现规模化出货。
新业务的落地,据招股书显示,在加固其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大幅增加了其主营业务收入,为公司贡献了3.75亿元的收入额。
可见,寒武纪具备了面向端、云、边三大场景的完整智能芯片产品线。而业内可以实现这三条产品线的企业目前包括英伟达和华为海思。
寒武纪认为,与二者相比,其优势在于:
相比英伟达,寒武纪的芯片架构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及各类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功耗比和性能价格比;可以针对国内客户的生态和需求进行优化,提供快速响应、灵活的技术支持服务。
相比华为海思,其更早进入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积累了核心技术和关键专利,并获得业界认可;采用类似安卓理念的“中立生态”策略,不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业务,避免与客户竞争,以获得更多客户。
试想,如果寒武纪依然抱紧华为一条大腿,其业务模式势必更加单一,也更易受到单一大客户的掣肘。失去华为,寒武纪的中立芯片定位正逐渐清晰。
而在技术积累、资金实力和研发投入,以及软件生态及销售网络等方面,相比巨头,寒武纪承认还有明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