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医生了,你愿意找AI看病吗?

镁客网 中字

人工智能不管怎么+,都不能、更不允许改变这个行业的根本初衷,否则就是犯罪。

AI似乎有点过热了,热的似乎要“脱轨”。

从1956年被四位美国科学家提出概念以来直到到2016年,整个人工智能AI的第一个60年几乎波澜不惊。尽管有“三起两落”的曲折过程,但好像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不过从近年开始(有人说2016年是AI元年,有人说应该是更早),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学术界到产业界,从产业界到资本市场,人工智能正在通杀四方,且有越来越猛的趋势,让人心惊胆颤、猝不及防。

blob.png

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以“硬科技”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商业化全球大会拉开帷幕。除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了人工智能近期的种种,还在努力让这个疯狂的AI回归理性而健康的轨道上来。

11月7日-8日,以“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发展西安”为主题的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正式拉开帷幕,当文化古城和新兴技术融合,我们看到硬科技各个领域的创新思维的激荡。

据了解,本次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由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及多场系列活动组成,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硬科技“八路军”领域为重点。

在这场大会上,“人工智能+未来医疗”无疑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希望能为业内做参考之用。

樊代明院士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国家重大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是首批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7年6月23日,樊代明获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之杰出大学校长奖。

500篇 VS 5篇,有用的论文才是好论文

一直以来,国内的科学界都有一个顽疾,那就是技术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走向应用的过程,异常艰难,有时候甚至会数年停滞不前。由此也造成了一种奇怪现象:各种论文满天飞,而产业界却依然嗷嗷待哺。

blob.png

在医学领域也是一样,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级的医生,动辄都能写几十篇、上百篇论文,涉及到医学理论的各个领域,看似繁花似锦。但是真正到了临床验证,到了将技术用于治疗的时候,往往会脱节,往往是“报告厅里唾沫横飞,手术台上手足无措”。

这可不要人命吗?

“不是说写论文不行,而是说要写了有用,写了能真正用于临床治疗。”樊代明院士说,“比如有一个医生,一辈子只写了五篇论文,或者八篇论文。看似很少,但这些论文是他在临床过程中已经总结出的经验,对病人有用,这就是好的论文!

“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当千百万的医生各自都写出这样的论文以后,就形成了新的医学知识体系,不是很好嘛?

“而如果我们完全地按照科学家的要求,一个人写几百篇,其实到最后它很难整合作为医学治疗中去,这是我的观点。”

“人工智能+未来医疗”的核心基础是“医疗”

作为硬科技“八路军”中的重要一员,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技术应用由来已久,也有了很多成熟和成功的案例。这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是“人工智能+未来医疗”的一大典范。

如果没有医生了,你愿意找AI看病吗?

在美国,达芬奇机器人已经非常普及,在包括社区医院在内的全国5000多家医院里,达芬奇机器人的装机量已经达到2200多台。

在中国,售价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过去三年中分别卖出10台(2014年)、13台(2015年)、15台(2016年),分别增长了30%,15.4%,达芬奇手术系统在中国大陆的装机达到了62台(截止2017年3月4号)。在过去7年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更是基本实现了每年翻番的增长,尤其是在2016年,其全年手术量突破了1.5万台,达到了近1.8万台手术。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