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GDP和地铁梦,烟台两个都要

青记智库
关注

◎文 | 江禾◎编辑 | 小木

对烟台而言,2024年是一个关键节点。

跻身GDP万亿俱乐部已是大概率事件,同时,烟台的地铁梦和高铁建设也接连传来好消息。继莱荣高铁通车后,潍烟高铁计划于2024年6月通车。届时,潍烟高铁将与莱荣高铁“牵手”,招远、莱州将结束无客运列车的历史,烟台将真正迈入“高铁时代”。高铁之外,烟台的“地铁梦”也很有可能迎来关键突破。

据烟台市自然规划局公示,目前烟台在建的多个大型交通工程,都为轨道交通开展预埋预留。而烟台2022年底也发文指出,实施“轨道上的烟台”专项行动,力争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一期工程启动建设。为何烟台如此迫切发力高铁、地铁等交通设施建设呢?这恰恰跟支撑烟台GDP破万亿、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有关。

1

在中国现有的城市序列中,除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行政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金融资源等发展要素集中的城市,一座普通地级市要想冲击万亿GDP,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制造业。目前,24座万亿GDP城市中,6座地级市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202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或接近40%,其中佛山、东莞、泉州占比超过了50%。

另外两座“准万亿GDP城市”常州和烟台,常州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1%,居江苏省第一;烟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58%。对比之下,烟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最低的。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烟台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过半。而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承载力、城市能级息息相关,需要完善的交通设施、较高的人口密度支撑。

因此,具有完善的交通、商业配套、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较快。烟台县域经济发达,经济中心长期在县域,中心城区经济偏弱、人口不足300万。与此同时,烟台高铁、地铁等交通短板一直比较突出,又进一步限制了烟台中心城区人流、物流的集聚,影响了烟台商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发展。

再往深层次看,交通的短板还影响了烟台商务办公、研发创新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招引培育,导致烟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结合密切的科技信息服务等产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大而不强”。一个例证是,烟台服务业大企业十分匮乏。根据2023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烟台仅有瑞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家入选,远低于青岛(13家)。据2022烟台市统计年鉴,2021年,烟台规上服务业总营收仅有806.57亿元,不足青岛(3803.38亿元)的1/4。

营收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88.48亿元),其余行业体量都偏低,仅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6.73亿元)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9.25亿元)过百亿。烟台也意识到自身服务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服务业发展。比如,烟台今年出台《2023年烟台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生产总值过万亿元工作方案》,指出“力争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的目标,并对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等14个行业全年增加值及增速、限上规上升规纳统等提出预期性目标任务。

高铁、地铁的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巨大,最直接体现在对人流、物流的汇聚,以及对旅游业的拉动方面。由此来看,GDP破万亿之际,烟台接连开通莱荣高铁、潍烟高铁,并规划地铁建设,意义深远,将进一步加强胶东半岛城市交流联动,加速烟台人流、物流集聚,推动烟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

当然,制造业依然在烟台冲击万亿GDP路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是近年来,烟台在工业、投资方面表现亮眼,大项目不断。2022年,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8%,位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利润总额674.1亿元,居全省第一;入选省级重点项目164个、总投资5852.9亿元 ,居全省第一……而且,从营收规模占比看,烟台的优势产业与山东优势产业契合度更高。

2022年,烟台6个产业产值过千亿,分别为有色及贵金属产业2038.1亿元、绿色石化产业1730.4亿元、高端装备产业1198亿元、电子信息产业1125.9亿元、汽车产业1027.3亿元、食品精深加工产业1003.7亿元。

这种工业强势的背后,是一批龙头企业项目支撑。尤其在石化产业领域,烟台拥有万华化学、裕龙石化两大龙头企业,正加快建设烟台化工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三大千亿级园区。万华化学总部位于烟台,从其三大业务板块产能布局看,万华化学主要产能集中在烟台。

比如石化业务板块,万华化学世界级规模PO/AE一体化装置和大乙烯装置,以及100万吨/年乙烯及75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都位于烟台。此外,万华化学正在烟台建设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万华化学烟台项目产能利用率都很高。据万华化学2022年报,烟台工业园PO/AE一体化装置设计产能203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达到100%;烟台工业园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设计产能34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91%。

4000万吨/年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烟台另一个龙头石化产业项目。该项目是山东省产业蝶变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总投资达到4000亿元,一期拟建设2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300万吨/年乙烯装置。

最新消息显示,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或将引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沙特阿美的战略投资。10月11日,沙特阿美与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沙特阿美将向山东裕龙提供原油及其他潜在原料。汽车制造业方面,上汽通用东岳基地于2003年落户烟台,是山东省早先引进的整车项目。上汽通用东岳基地落户烟台,带动了山东省106家一级供应商共同发展,大大促进了烟台汽车零部件产业等细分产业的发展。

2021年,烟台汽车制造业营收900.6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营收便达到497.1亿元,占比过半。潍柴、比亚迪已联手在烟台落地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投资560亿元,将打造贯穿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家里有矿”,是烟台工业的另一大优势。烟台地处世界第三大黄金成矿带,三山岛、焦家、玲珑三个千吨级金矿田,黄金储量总计达到4559.98吨,占全国比重近三成。随着全球金价飙升,烟台贵金属产业也迎来狂飙。

2022年,烟台规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39.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7.3%,增速高居规上工业前二。与此同时,烟台全年黄金产量达到135.76吨,占全国比重超过1/4,烟台黄金产量连续47年保持全国第一。

将时间拉长到过去五年,烟台工业也曾经历“至暗时刻”。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下,烟台自2018年以来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6000多家,关闭评级评价差的化工生产企业279家,化工生产企业由800多家减少到394家。

企业大量关停,直接导致烟台工业放缓。2017年,烟台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870.24亿元,2018年下降至9549.99亿元,一年减少4320亿元。另一支柱产业有色及贵金属产业,则受安全事故整顿的影响,出现过下滑。2021年2月,烟台发文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的“小散乱”矿山予以关停,并引导矿山企业重组、兼并、联合。

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非煤矿山清理整顿行动”,给烟台贵金属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21年,烟台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3.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下降43.3%、采矿业利润下降122%。

4

 化工产业强、原材料禀赋突出,某种程度看,烟台工业发展的转变,是山东工业发展转变的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烟台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4.9%,被国务院授予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并且,烟台还培育出清洁能源这一新兴产业,实现了“四个第一”: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形成了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烟台成为全省、全国能源转型树立了样本。

产业转型成效显现,烟台密集落地了一批能源央企项目。2021年12月,国家电投核能总部基地在烟台揭牌,成为落户烟台的首个央企总部项目。2022年12月,烟台连续举办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下中广核5GW异质节电池、国电投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储气系统、航天科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一批央企项目。在抓项目落地方面,烟台细化工作指标、压实任务,保证项目落地落实。构建起招引重大项目快速拍板决策机制,围绕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注册、注册项目抓落地,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市级统筹;

坚持“一把手”推进,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挂图作战、“蓝黄红”督战,2022年底,6个山东省考核书记市长项目,全部签约落地……今年4月,烟台获得全省重点项目考核第一名,成为首个连续两年全省第一的城市;6月,烟台再获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及结构优化和省级重点项目实施推进”综合评比第一名。

5‍

跨入GDP万亿后,烟台在保持自身制造业优势基础上,必须要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这既是提高相关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烟台在服务业领域缺少优质市场主体的原因所在。

对于烟台来说,除了自身的努力,可以借势青岛的城市能级和开放平台,补足科创金融、研发创新等方面的短板。相比于烟台,青岛国际化都市的影响力可以为更高层次的创新研发机构和金融资本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2021年11月12日,履新烟台市长刚半年的市长郑德雁带队到青岛考察调研,没有对接任何政府部门,也没有去任何一家青岛企业,走访的都是主要是在青岛的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海洋大学和省属国企山东港口集团。青岛高校的很多科技成果,都在烟台企业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青岛科技大学和万华的合作就是其中的典型。

1998年,依托学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青岛科技大学与万华集团联合攻克“MDI制造核心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相关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一等奖(2007),奠定了我国MDI技术与产量的国际领先地位。2019年,青岛科技大学与万华集团签署7000万元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为万华集团提供持续技术服务。中科院海洋所和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水养殖方面也和烟台的东方海洋有着很深的合作。

从中不难看出,烟台和青岛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紧密的联系。烟台和青岛,两座城市的确到了需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两座城市都应该主动行动起来,互相借力提高自身在全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让胶东经济圈成为可以比肩苏锡常的重要增长极。相关阅读:冲刺万亿关键节点,烟台获山东重磅支持

       原文标题 : 万亿GDP和地铁梦,烟台两个都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