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网约车第一股”,嘀嗒出行凭什么?

投资界
关注

又一只独角兽步履蹒跚走向IPO。

投资界消息,4月13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了上市申请。早在去年10月,嘀嗒就曾向港交所公开递交招股书,却在上周失效。没想到几天后,嘀嗒再度冲击港交所。

这是一个始于团购时代的创业故事。2010年,从谷歌离职的宋中杰和他的好友们一起创办了一家团购网站——嘀嗒团,不过在千团大战总败阵下来。2014年,公司摇身一变,从拼车切入了出行领域。充满戏剧性的是,经历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后,嘀嗒出行迅速异军突起,靠着顺风车业务做到一年8个亿的营收。

出行领域向来刀光剑影。嘀嗒出行一直保持低调,但背后投资方阵容颇为豪华——IDG资本、高瓴、京东、携程等,更重要的是,宋中杰和出行教父李斌交情颇深。截至目前,李斌旗下蔚来资本和易车,分别是嘀嗒出行最大和第四大的外部股东。一旦完成IPO,李斌有望收获继易车、易鑫、蔚来之后第四家上市公司。

离开谷歌后,这五人连续创业:

7年做出百亿估值

嘀嗒出行的背后,是一众“谷歌帮”创业者的连续创业史。

创始人宋中杰在IT行业有着超过25年的经验,他曾在惠普前后任职长达12年时间,后在2006年加入了谷歌中国,负责代理商渠道。宋中杰成为当时谷歌中国本地唯一的总监级商务高管,一度被誉为“谷歌渠道之父”。

正是在谷歌,宋中杰结识了日后三位重要的创业伙伴——时任谷歌中国高级渠道经理的李金龙、时任谷歌中国项目拓展经理的朱敏和时任谷歌中国渠道客户经理的李跃军。

2010年,O2O模式在国内愈发火热,从谷歌离开的宋中杰决定“要抓住创业梦想的尾巴。”于是,他选择联手李金龙、朱敏、李跃军,又拉来曾在百度任职的爱帮网老同事段剑波,共同创立了团购网站“嘀嗒团”。

对于嘀嗒团,宋中杰与创始团队寄予了厚望,曾在一天之内同时上线北京等六大城市,开创团购网站首日上线最大场面。但想要在“千团大战”中存活下来并不容易,最高峰时曾跻身行业第三的嘀嗒团,算上过桥贷款也只拿到了共9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融资节奏太过缓慢,直接导致其在主流团购网站的竞争中逐渐落败。

2013年年底,宋中杰与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转型自救,摆在他们面前的共有四条路:P2P金融、在线教育、到家O2O和出行。在经过一系列调研之后,团队将方向锁定在了出行领域。但在当时,滴滴与快的正打得火热,如何避免正面遭遇这些出行巨头,成了宋中杰眼前最紧迫的工作。

直到2014年1月,有一天宋中杰在国贸开完会出来打车,站了半个小时也没打到一辆车,但在他眼前有很多空的私家车经过。“当时我想,有那么多的空座位,我要打车反而打不到车,是不是应该把那些空座位利用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宋中杰曾回忆道。在这之后,他与团队决定从拼车服务切入出行领域。

2014年5月1日,嘀嗒拼车APP正式上线,很快便在细分赛道成为了领跑者。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4月,嘀嗒拼车在日均活跃用户覆盖率就已占比59.88%。随后,嗅觉敏锐的嘀嗒拼车又在2017年9月宣布进入出租车领域,成为一个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

随后,嘀嗒拼车迎来了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嘀嗒出行。与此同时,滴滴顺风车风波让嘀嗒得以抓住时机,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2020年9月,嘀嗒出行公布了6周年业绩,其顺风车峰值应答率已经超过70%,并实现了连续15个月盈利。

直至去年10月,嘀嗒出行决定奔赴IPO,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彼时估值约百亿元人民币。但在此之后,虽然时常传出IPO新进展,嘀嗒出行官方却一直未有官宣,直至上周港交所官网显示该申请已失效。对此,嘀嗒出行官方回应称,交表后6个月更新上市资料是正常程序。

4月13日,嘀嗒出行重新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并对业务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了更新。此次更新,也意味着嘀嗒出行距离IPO敲钟又近一步。回顾一路走来,宋中杰曾感慨“我们走的是一条很难的路,这条路不会轻易让你成功,你需要的是耐心和坚持。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先人一步看到未来和终局。”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