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可能是理解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窗口!

深几度
关注
  • 07

    完备的生态和产业链

    除了顶层科学的规划设计,深圳还有以华为为代表的众多科技企业的支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当地企业极多,构成了生态效应:

    华为为代表的ICT企业在基础层、平台层落地,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平台层、应用层落地,平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则是在应用层做支撑。形成生态效应的企业还引入了大量ISV解决方案商,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数字工具箱。

    深圳智慧城市的生态建设,一方面是政府提供平台,而企业参与建设,还会拉入自身所构建的生态圈。近年来华为也一直在加快构建自己的生态“朋友圈”。

    一方面,华为在各类产业组织中发挥牵头作用,加速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华为围绕客户商业场景,开放使能平台,构建商业联盟,联合生态伙伴开放式创新,快速提供适配需求的客户化解决方案。

    华为紧密依托生态,与合作伙伴互补互助,在深圳智慧城市生态中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

    08

    底层技术的场景化协同

    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华为客户凭借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获得了三项城市大奖和三项入围奖。

    华为作为根植深圳的企业,在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华为的5“机”协同在深圳的智慧城市、物流园区、机场和港口等具体场景都已经实现了技术落地。

    华为提出的5“机”协同,即5G、云、计算、AI技术与行业应用,5“机”融合将产生聚变效应。那么,华为是如何落地?

    其实是构建开放平台,覆盖云/边/管/端,并通过与独立软件提供商(ISV)、系统集成商、云生态伙伴等协同创新,不断出一个个场景化解决方案,适配千行百业的需求。

    可以说,华为能够串联起智慧城市感知层、通信层、平台层、应用层的企业和伙伴。

    从智慧城市的运营来看,一张“能看、能用、会思考”的城市运营管理网络是基础。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深圳市政府携手华为建设的管理服务指挥中心(IOC),便是深圳城市运营管理的基础。IOC能够提供原来没有的场景化服务体系和智能化决策指挥体系:

    • 对城市基本单元体征数据进行感知和实时回馈;

    • 打通各委办局、行业等垂直体系的“烟囱”式数据体系,形成“一张网”进行数据互联,做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 把AI融入到数据、应用中,带入到各委办局的业务流程中;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