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检为核心+软硬结合,致力建设智慧安全生态
亿欧了解到,中云智慧为提升安全和效率,多年来推动智慧安检,意图建立数据标准和行业生态。以X光图像智能识别算法为核心,以智能硬件与云服务为抓手,落地高铁、机场、地铁等智慧城市的细分场景,并开始建设城市级智慧安全云服务平台。在行业应用方面,中云智慧布局了智慧口岸、智慧机场与交通物流三大应用,开发研究了多种场景下的几十种产品落地。
李新向亿欧说,创业之初,是消费互联网时代。数据在网上,而产业互联网,数据在机器里,产业互联网的技术落地,光有云计算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客户不只需要高高在上的云,更需要解决线下实际的问题。这次AI浪潮,核心能力是深度学习算法,但算法是背后的,客户要的是解决方案。客户对解决痛点的关注,甚至超越你用什么酷炫团队和技术,实用安全为主。这就需要AI创业公司,交付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业务闭环,更是数据闭环。
在智慧机场、智慧口岸领域,政府和企业用户对智能硬件的品质要求很高,数据安全性也很重视,政府数据互联互通,还需时日,在各应用场景,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也很难打通。中云智慧一开始就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打造一个个场景微生态。李新举例:“在智慧机场的智能生态建设上,中云智慧打造了三十多种产品,从旅客到达机场开始到登机口,从国内区到国际联检区,从机坪物联网监测、到空管大数据,全套有我们自有设备,可自成数据链,同时具有开放数据与接收其他开放数据的能力,逐步建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生态。”
亿欧了解到,以智慧机场国内区离港场景为例,中云智慧研发了中国第一个行李托运机器人。负责把行李从旅客下车点送到行李安检点,还能人脸识别,自动打印登机牌,行李条。他们研发的智能值机台,自助行李托运系统、智能安检闸机、智能旅检回筐系统、智能登机闸机,机场行李系统,早到行李机器人、空管大数据平台、智能判图系统与集中判图系统等系统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的微生态系统。围绕智慧机场,中云智慧打造了十几个场景微生态,这样,智能识图更加无缝地植入机场行李安检,更好提升过检效率与人力成本。
结合全产业链价值分析,上游以硬件、X光机、其他设备装备为主,中云智慧通过AI赋能,升级行业智能化,占据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同时自研软件、生产部分核心智能硬件,下游专注服务优质客群,如政府,机场、京东、顺丰、跨境电商园区等核心客群。这种开放且又可以独立运作的模式,值得创业公司思考及探索。
下一风向口:打破数据孤岛,建立行业壁垒
如果技术是实现智能安检的一大难题,那么另一大难题就是打通数据壁垒。李新告诉亿欧,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这么大的数据量,精度很难达到客户要求,更别谈商业化落地。而经过多年在实战当中的积累,中云智慧现在大概有2亿多张违禁品的图像数据,这也成为中云智慧的一大优势。
李新还提到,中云智慧具有多技术、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以数据连接能力为基础,以云平台为汇聚,AI为核心,提供各类场景的解决方案,打造智能硬件+软件+高端个性化制造+场景+平台与数据+营销网络综合服务。
此外,中云智慧还具备与政府和行业数据连接的能力,对于打通细分领域的数据孤岛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例如中云智慧的与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信息系统,地方电子口岸、中航信与天信达等客户系统进行结合应用,不断深耕到各细分领域,提供智能硬件与高效数据延伸服务,中云智慧所具有的多种数据连接能力在国内居于前列。
谈及BAT业务下沉带来的影响,李新认为,中云智慧在智慧安全领域,经过时间和技术的打磨,通过经验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而BAT业务下沉缺少的是行业数据和对行业应用场景的理解,这是我们与巨头们优势互补的合作机会,目前BAT、行业独角兽、金控集团等也在和我们密切联系合作。
得益于中云智慧的创新技术优势与安全市场的迅速占有率,当前,中云智慧参与80多个跨境口岸园区建设,在该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第一;成功落地全国十几个机场项目,为整个机场提供智能装备及便利化服务;基于X光机图像违禁品智能识别算法的智能安检仪已推广至10个铁路局,是铁路系统中唯一提供智能识别设备的企业。
把自身做重,下沉到产业,软硬一体化,占据更多应用场景,加强数据连接能力,建立智慧安全生态,创造更多客户价值,中云智慧探索走出了艰辛而独特的高速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