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阿里巴巴零售通在杭州召开战略发布会,这是零售通第二年举办对外发布会。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B2B事业群总裁戴珊、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饿了么CEO王磊、三只松鼠CEO章燎原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亿欧也一直在关注零售通的动态。作为零售企业服务商,零售通坚信数据驱动商业的理念,通过wifi探针、摄像头、pos终端等智能硬件,通过货品管理、货架管理、支付服务等智能软件,为2-6线城市的小店提供智能化服务。最重要的是,多维化的数据将会反哺品牌方的制造和优化门店的订货和营销策略,提供门店品牌升级服务,帮助传统小店提升消费者体验,致力于围绕小店商家、品牌商、分销商三方利益,打造智慧商业。
2017年8月,林小海宣布“6大策略”,3大产品方案以及零售通的愿景(基本围绕智能化和自动化思路,为经销商提供智能供应链管理服务、精准营销方案和智能门店方案)。一年过去,零售通的发展状况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提前实现2018年计划,目前覆盖超过100万家小店
林小海在现场激动地宣布零售通已经成长为No.1的快消B2B平台。目前零售通已经实现超过100万家小店的覆盖。换句话说,17个省市,每6家中就有1家是零售通的用户。目前已经覆盖3500个品牌,其中42个品牌签约战略合作,已经有5000人的个人拍档和300个企业拍档。目前零售通已经联合菜鸟物流在17个省建立50个仓库,帮助12个品牌建立了7000多个销售体系。
新时期有新要求,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小店、经销商、零售商、品牌商不能等待,必须面对变革。谈到零售通的定位,张勇和林小海都谈了自己的看法。
张勇认为,技术和互联网与商业的结合才是未来。未来,每家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促进产业互联网变革,消费互联网升级。
“无论嘴巴有没有说,叫什么名字,都在做新零售。我认为零售和商业还是主语,最终技术是手段,满足用户的需求,最终还是回到问题的本源还是商品。商家触达消费者,赋能商家,创造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品。零售通要做数据驱动的分销平台,让分销商,经销商成为数字化小店的引擎,建立品牌方和小店全新渠道关系的引擎。通过技术和数据能力,对B端和C端给予更多引导。”
林小海认为,零售通平台正在促进品牌商跟经销商数字化转型。小店两极分化的背后,是消费行为越来越数字化、消费场景碎片化、消费需求多样化。
我们看到,移动支付、无人零售、智能硬件软件促进线下商超的消费,而另一方面,30%小店生意下滑,3%的被调查店主打算关张。所以,零售通认为,接下来就是要服务升级,这将是3000亿人民币的市场容量。
林小海提到,2019年将会是数字化变革的元年,数字化是解决现有分销问题的唯一出路。为此,零售通提出深度、中度、浅度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共建智能分销网络,使之成为品牌商运营线下门店的主要阵地。
提供数字化全新产品,拓展服务边界
提供数字化产品,拓展服务边界,零售通在现场也发布7款新产品:
门店数字化,推出达芬奇密码和Unistore。致力于给门店一张身份证,让小店周围的消费人员标签化,用96种不同的标签分析,例如有小店信息、人员画像、消费者消费力指数等等,提供精准营销。
供应链数字化,让数据驱动商品流通,推出天眼。基于线下门店销售数字化和画像,计算每个小店、仓库、城市布局的商品。提升仓配效率。
营销数字化,让渠道营销更精准,推出如来。如来为选品制定计划,提供不同的营销阵地和工具。通过创建活动的实时数据回流,调整营销方案。产品“帮你卖”,品牌方可以发布有价格优势的促销需求,通过小店触达C端,沉淀消费者数据,打通B2B2C。
业务员作业数字化,提供零小宝。为城市拍档提供最有效的拜访路线,系统推荐小店最需要的商品,未来将植入钉钉,开放给合作伙伴。
管理数字化,提供生意参谋2.0。使用该产品,商家可以看到自身业务销售情况,对手情况和行情。同时,提供70寸的可视化大屏,帮助CEO做决策。
发布智慧门店管家“如意”。“如意”是一台连接了市面98%小店常卖商品信息、实现扫码一秒建档的POS机,不同于传统POS机,结合阿里大数据,“如意”会告诉一家CBD小店店主,周边白领喜欢什么进口方便面品牌;会告诉一家卖多款矿泉水的小店要淘汰哪些消费忠诚度不高的商品;甚至可以帮助小店做库存预警,一键补货,根据市场变化给出最合理的定价。
零售通推出购便利无人售货机,小店店主不仅可以0成本租用,还能结合“如意”给出的选品补货建议,降低补货成本。此外,结合阿里生态资源,如意还能帮小店打通线上,通过手淘、天猫、高德、支付宝…多渠道触达目标消费者。
通过上述产品来看,零售通继续坚持”数据驱动商品的流动和决策“为中心,为线下小店赋能。行业中,除了阿里巴巴在逐渐布局线下,京东、苏宁也在快马加鞭。当线上流量遇到瓶颈,如何用线上技术赋能线下,打通全域渠道,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林小海在接受亿欧等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希望零售通的服务未来覆盖市场30%-40%份额,深化场景,利用技术手段,要继续做以类为单位的人群消费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