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领域的“潜力股”。
来源|医药研究社
随着大众“科学防癌”意识持续增强,一些专注癌症筛查的公司难“低调”了。
近期颇受市场关注的从业者就有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以下简称“觅瑞”),该公司在中金公司和建银国际的联合保荐下,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觅瑞实力不容小觑,其是开发及商业化用于癌症及其他疾病早期检测的、精准的、无创的、可负担的、基于血液的miRNA检测试剂盒的先驱者与领导者,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
站在前沿地带,技术先行且拥有稀缺资产,觅瑞很难不被资本市场看见。
不过回顾觅瑞的IPO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公司历经四次递表,如今能够通过聆讯可以说相当不容易。那么,对于觅瑞,资本市场究竟有怎样的期待,又有怎样的顾虑?
01
癌症筛查愈发刚需,觅瑞也是一枚“潜力股”
“早筛刚需”是让觅瑞坚守癌症筛查赛道的关键。
众所周知,癌症是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胃癌这些都是高发病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随着患癌人数持续增长,全球癌症总开支也在不断走高,由2019年的14,290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16,310亿美元,并预计于2033年增至23,120亿美元。
考虑到癌症治疗难度较大以及经济负担沉重,大众增强癌症早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十分突出,相关需求也在造就一片庞大的新兴市场。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于东南亚、中国、日本及美国等选定国家或地区,癌症筛查潜在市场(包括胃癌、肺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筛查)2023年总规模约为504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增至828亿美元,2023-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3%。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癌症筛查方法多样,包括蛋白质类标志物、影像检测、内窥镜检查、液体活检等。觅瑞专注的细分赛道就是液体活检。
据介绍,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兴的分子诊断方法,其利用血液或尿液等液体样本检测癌症生物标志物,如循环肿瘤细胞、ctDNA、miRNA。相较其他方法,液体活检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及特异性高)、比较方便、能够检测一期及二期早期癌症无创(简单抽血)等优点。
立足这一细分领域,觅瑞也已建立独特的产品矩阵。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觅瑞拥有一种核心产品(即GASTROClear)、两种其他商业化产品(即LUNGClear及Fortitude)及六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
其中,核心产品GASTROClear为一个由12种miRNA生物标志物组成的用于胃癌筛查的基于血液的miRNA检测组,是全球市场上唯一一款获批准进行胃癌筛查的分子诊断IVD产品。
据招股书,GASTROClear于2019年5月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的C类体外诊断证书后在新加坡成功商业化。按2023年收益计,GASTROClear在东南亚基于miRNA的液体活检胃癌筛查市场上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66.3%)。
乐观来看,基于产品商业化已启动,且先发优势明显,觅瑞有望获得不小的增长。不过,公司实际的业绩表现并没有想象中亮眼。
02
尚未进入稳定增长轨道,觅瑞亟需上市激励
觅瑞的增长局面尚未真正打开。
根据招股书,2022-2024年,觅瑞分别实现收益1775.90万美元、2418.50万美元、2028.27万美元,毛利932.64万美元、1358.2万美元、888.7万美元,年内亏损5620.27万美元、6956.93万美元、9221.47万美元。另外,截至2024年,觅瑞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07万美元。
整体财务情况显然不太健康,而后续公司能否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其实也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招股书,此前受到特定时期需求驱动,觅瑞较为依赖以Fortitude为主的传染病业务分部创收,尤其在2021、2022这两年,公司传染病业务分部产生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89.6%、42.2%。但众所周知,近年来COVID-19检测需求持续下降,Fortitude产品销售也受挫。
这种情况下,觅瑞表示,“未来的收益将取决于我们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业务分部中GASTROClear及其他候选产品的进一步销售及商业化。”
不过,现阶段GASTROClear等产品也恐难带飞业绩,与产品优势不够突出相关。
比如,细化到胃癌筛查领域,对比传统的胃镜检查,GASTROClear在精准性、全面性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觅瑞在招股书中就提到,GASTROClear于临床相关试验人群中的特异性相对较低(68.4%),可能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使用GASTROClear筛查出中度或高度胃癌风险的受试者,可能仍需接受后续胃镜检查以进行确认,进而或会增加整体筛查成本。
此外,胃镜检查具有既可作为诊断工具亦可作为治疗工具的优势,例如,在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可直接切除息肉或其他异常增生组织,或者进行活检,而GASTROClear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GASTROClear更偏向传统筛查的辅助定位,也因此可能难以实现较为全面的市场覆盖。
或许由于当前的财务状况不太乐观,觅瑞自身对于核心产品的持续落地也没有太强信心,其在招股书中直言:“我们最终可能无法成功在新加坡以外地区推出GASTROClear,最终可能无法成功开发及推出LUNGClear作为IVD产品,或最终可能无法成功开发及推出我们的任何或全部六种候选产品。”
这也更突出了上市的重要性。只是资本愿意耐心陪跑多久,就完全看觅瑞后续的发展了。
原文标题 : 高举“癌症早筛”概念通过聆讯,仅剩507万美元现金的觅瑞不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