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随”迈向“领跑”,中国医药创新进展及热门赛道

火石产业大脑
关注

日前,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处方药价格对标全球最低价,目标降幅达30%-80%(特朗普宣称59%)。该事件引发业界热议,具体走向犹未可知。

美国是中国药企出海的第一大市场,也是创新药利润最大的市场。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2024年我国药企共完成的license-out交易中,与美国药企直接相关的多达44起,占比约为47%。2025年一季度的license-out交易,美国仍然以17起居首,占比达42.5%。(详看:2025年一季度医药BD交易观察:创新药企“出海”加速!)

国际贸易形势的复杂多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关税战下的医药变局更是加剧我国创新药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升级。万亿规模的医药市场、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下的政策红利以及AI重构创新药研发的技术革命,正在加快构筑我国医药创新的“护城河”。

01

国家及地方战略布局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多环节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快速发展。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出现了“创新药”,可以看出国家把医药创新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表:2024-2025年国家层面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文件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地方层面,自2024年开始,各省市频发创新药领域利好政策。2025年截至4月,已有天津、浙江、辽宁、四川、深圳、北京等省份和城市发布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创新药发展。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02

医药创新进展

在相关扶持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医药创新迈入发展快车道,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正逐步实现“领跑”的跨越。2024年NMPA批准的国产1类创新药数量再创新高。并且多款药物创“首款”新里程碑,填补了长期以来的临床治疗空白。例如,科伦博泰研发的芦康沙妥珠单抗,是首款中国获批上市的国产TROP2 ADC,也是国内首款获得完全批准上市的国产ADC;恒瑞医药研发的夫那奇珠单抗是首款国内自主研发的靶向IL-17A的中重度银屑病创新药;齐鲁制药研发的艾托组合抗体,是全球首款融合抗PD-1与抗CTLA-4双重机制的组合抗体……

图:近5年获批1类国产创新药数量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2025年一季度,NMPA已批准16款创新药上市,覆盖了从常见病到罕见病的广泛适应症,尤其在抗病毒、肿瘤免疫治疗和代谢性疾病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CGT方面,我国是全球第二大CGT管线国,一季度投融资总额已超20亿元,资本热度持续攀升。据预测,2025年我国凭借25%-30%的增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同时,创新药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连续两年License-out取得突破,交易规模、技术含金量到国际认可度均显著提升。2025年一季度,共有40起创新药出海事件,披露总金额超370亿美金,已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超过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

03

重点关注领域

创新药物研发是国际生命科技的战略制高点,药物研发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中国创新药正以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强大的发展韧性加速前行。以下相关领域值得关注:

AI药物研发

日前,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AI+医药”产业趋势迎顶层设计文件支持。

AI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辅助工具”,而是逐渐成为贯穿药物研发全链条的“超级加速器”。从AI赋能药物发现、临床试验、生产制造到销售与市场推广,政策赋能下的创新药行业有望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点燃的“研发效率革命”。

相关企业

英矽智能:由端到端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核心技术是其自主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该平台能够从靶点发现直至临床验证的完整产业链条,显著缩短药物发现和开发的时间。

云顶新耀:依托AI驱动的端到端研发平台,实现了从靶点筛选、序列设计到递送优化的效率跃升。其自研核心算法“妙算”(EVER-NEO-1)已在人体新抗原免疫原性数据上得到验证,显示出卓越的新抗原预测能力‌。其AI技术不仅应用于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发,还推动了整个药物研发流程的效率提升。

创新型生物制品

国家层面发布以“健康中国2030”为纲领提出一系列鼓励生物医药创新进步,生物安全医学标准规范等纲领,鼓励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近年来,创新型生物制品发展迅速,像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CAR-T等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家医保局拟通过丙类药品目录纳入创新药,优化支付体系,加速商业化进程。2025年丙类目录落地后,创新型生物制品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相关企业

恒瑞医药:创新药研发龙头企业之一,布局了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覆盖肿瘤、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百济神州: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与商业化。 其核心优势在于全球化研发布局、多款自主研发及合作产品管线,以及在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的商业化能力。‌‌

生物技术与基因编辑

CRISPR基因编辑、CAR-T细胞疗法等生物技术突破,为创新药研发开辟新路径。2025年,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CRISPR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医疗和农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个性化医疗和抗病作物的研发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随着技术成熟与临床应用拓展,相关企业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相关企业

‌传奇生物‌:传奇生物专注于基因免疫疗法,其自主研发的细胞治疗产品西达基奥仑赛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是全球免疫细胞疗法领域的领先者。

锐正基因:专注于体内基因编辑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核心产品是ART001和ART002。ART001是全球首个中美双批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用于治疗ATTR。ART002则是全球首个安全实现饱和药效的体内PCSK9基因编辑产品,用于治疗HeFH。‌

CXO行业

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增长叠加国内企业管线扩张,推动CXO行业持续景气。2025年第一季度,CXO龙头企业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业绩同比增速靓丽。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CXO公司积极谋求转型,通过布局AI技术平台,提升现有业务的研发效率,其未来的估值逻辑或有可能向科技公司切换。

相关企业

药明康德: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及生产服务提供商,在AI药物发现领域有显著布局。公司提供了全面的AI药物发现平台,覆盖从靶点筛选到分子设计全流程,签约客户同比增长40%。

泓博医药:正积极布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和人工智能辅助药物技术(AIDD),应用该技术于无晶体结构靶点的同源模建、药物靶点预测、药物ADME和毒性预测、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等实际场景。

—END—

作者|火石创造  翁建萍

审核 | 火石创造  殷 莉

       原文标题 : 从“跟随”迈向“领跑”,中国医药创新进展及热门赛道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