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健康的食品?判断标准是什么?

根新未来
关注

/陈根

在今天,健康饮食的概念深入人心,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依然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很多人谈起不健康的食品时言之凿凿,实际上却一知半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不健康的食品,判断标准又是什么?

其实,判断食物是否健康,有几条通则:

第一条,就是工厂制造的食物通常是不健康的食物,因为工厂制造的食物通常缺乏膳食纤维或益生菌,所以经常吃或过量地吃必然是不利于健康的,比如甜甜圈、米饼,以及大多数蛋白棒。

第一条,如果一种食物在肠道上端就被快速吸收,并且很快进入血液,比如油脂或糖类,而几乎不能进入结肠,那么这种食物也可以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能快速进入血液的食物,必然会让我们的血糖快速升高然后迅速下降,同时增加身体难以正常代谢的血脂,还会导致我们过度进食和产生慢性炎症反应。当然,这里需要提一下,大多数超加工食品都会快速进入血液,但除了超加工食品外,一些天然食品,比如蜂蜜和甜水果也会很快进入血液,引发血糖上升。

在不健康的食品里,有一种食品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那就是超加工食品。那么,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的概念是2018年由巴西科学家卡洛斯·蒙特罗提出的。他注意到,尽管消费数据显示人们购买的糖和盐越来越少,但膳食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吃下去的糖和盐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吃了更多的工业化食品。

简单来说,超加工食品就是由多种复杂的化学物质,以及无法还原食材本身的提取物制作而成的食品。这个概念会有点绕,举个例子,比如薯片,就是典型的超加工食品。因为薯片并不是真的土豆脆片,而是由脱水土豆、大米粉、小麦粉以及完美配比的糖、油、盐和调味料混合而成,再加热熔成泥,最后烘烤、切片而成。显然,薯片从制作到最后摆上购物架,已经经历了多道工序,以及混合了多种配料,早就不是简单的土豆片了。它与其他流行的零食一样,没有任何来自原料植物中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

这样加工而来的食品当然不是健康的食品,因为超加工食品通常富含脂肪、盐和糖,缺乏膳食纤维、蛋白质、各种微量营养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食品是不是超加工食品?

有一个实用方法,就是看配料表里有没有我们平时在厨房里几乎用不上的配料,如高果糖玉米糖浆、氢化植物油、未酯化的植物油和水解蛋白,或者那些仅仅让食物尝起来更美味和看上去更诱人的添加剂。

要知道,目前已经有超过2000种食品添加剂被允许用在食物中,可以使用的酶的种类甚至更多。这些添加剂包括增味剂、色素、乳化剂、乳化盐、甜味剂、增稠剂、消泡剂、膨松剂、碳酸钙、发泡剂、食用胶、光泽剂。而超加工食品的标签上通常会有超过10种这样的添加剂。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明明知道不健康,又为什么会有超加工食品?

答案很直接,利益。其实,超加工食品的诞生就是为了高利润(用了低成本原料且保质期长)、便捷性(开袋即食)、高适口性(成瘾性)而设计的。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你是愿意吃一个要处理的蒸熟的土豆,还是一包开袋即食的薯片呢?

可以说,在今天,在现代饮食中,充满了现代性的便捷和技术,但正是这些便捷模糊了人们对于食物的科学认知,就在我们向这种便捷和愉悦妥协的同时,健康也逐渐离我们而去。

       原文标题 : 陈根:什么是不健康的食品?判断标准是什么?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