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CFO再控诉 宝宝树何时穿越低谷

首条财经
关注

各退一步,皆大欢喜

作者:陈晚邻

编辑:贺婧

风品:南辞 明湘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白驹过隙,一晃已是2024年。掐指算来,宝宝树停牌已8月有余,至今没有复牌迹象。

2023年末,这个沉寂多时的“互联网母婴第一股”又回到舆论中心,让职场“宫斗”有了全新演绎。

继2023年4月,前任CFO徐翀被免职、“手持长剑攻入办公室”事件后,2023年12月22日其再次“发难”,宣布《严正声明》向宝宝树讨薪2.1亿元。

孰是孰非?赛道龙头为何走到这个地步?

1

“喊冤”讨薪VS散播谣言

首先要了解一个问题,徐翀是谁?

2014年,其加入宝宝树集团,出任首席财务官,负责战略发展、财务运营管理和资本运作。2018年被委任为执行董事,与当时的董事长兼CEO王怀南并列双执董。

对于任何公司来说,CFO职责都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京东集团新任CEO许冉,正是CFO出身。叠加执董身份,一些舆论认为,徐翀在宝宝树的重要性大概仅次于三位联合创始人王怀南、邵亦波、乔纳森,属于关键“四号位”。

或基于此,其“喊冤”“怒怼”才引发了外界关注。2023年12月22日,@徐翀_Bill 在微博发文,言辞激烈地细数自己遭到的、来自大股东复星的不公平对待,并“在线”讨债,称宝宝树仍欠2.1亿元本金未归还。

《声明》中徐翀透露,为要回欠款,5月开始与复星代表谈判,但对方表现在一两周内越来越强硬,甚至直接问他,随着被批捕的事件窗口日益临近,他是否愿意“破财免灾”,免除宝宝树集团对他的所有债务,如此“复星则‘考虑撤除所有刑事手段。’”

“我将采用一切合法手段,维权到底”。

12月23日,宝宝树发起反击,称徐某在互联网及社交平台发布的一系列信息皆为不实信息,将他的行为定义为“不满公司此前对其的职务罢免行为,故散播谣言以泄私愤”。

客观而言,从徐翀措辞看,确实有些个人情绪使然,但这或与其经历有关。

自2014年至2023年4月期间,徐翀担任宝宝树执行董事兼CFO。9年里徐翀认为,自己是对宝宝树付出最多的人,“没有之一”。比如帮公司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70亿元,多次“续命”;每天殚精竭虑处理诸多上市公司合规隐患。

入职宝宝树前,徐翀曾担任过中视金桥CFO、华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FO、上海找钢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FO,履历经验可谓丰富。且徐翀不是一般的“打工者”,其真金白银掏钱把自己买成了除复星、王怀南、阿里巴巴、好未来这些资本“大佬”外的第五大股东。若单从此,徐翀对企业应是有感情的。

那么事情为何闹到如此地步呢?

回溯源头,双方矛盾正式爆发是在2023年4月。“内讧”起因源于控制权。

徐翀称,其在董事会作出正式发言,批评大股东复星集团几年来持续侵害宝宝树利益,践踏宝宝树集团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独立性,并造成宝宝树公司和其他股东巨大损失。“旋即我被大股东复星集团和二股东王怀南主导的董事会罢免执行董事和CFO职务”。

徐翀在严重声明中谈及宝宝树8月发布的关于上市及资金往来等方面公告时称,其“手里的材料一尺厚”。

显然,双方各执一词,在公安和司法机关给出最终结果前,完整真相很难显现出来。

2

虚假上市质疑、“逼宫”有无噱头

梳理舆论,徐翀声明提到宝宝树“虚假上市”是一个吸睛点。

根据过往媒体的公开报道,2023年4月11日,媒体接到徐翀实名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包括复星旅文,复宏汉霖及宝宝树集团利用“结构单”上市,即可能存在利用资金循环手段虚假扩大IPO发行规模的情形,涉嫌构成虚假上市。

什么是“结构单”?业内人士表示,“结构单”实际上就是一种虚假的单子,并不是机构的真实意愿。

根据徐翀表述,宝宝树2018年上市过程中,由于公司融资订单认购量不足,公司数名主要董事决议采取“结构单”方式扩大IPO发行规模。即与一家名为尚乘环球市场有限公司(简称AMTD)投资机构约定,令其以7000万美金认购公司上市发行订单,并承诺上市发行当天,将全部7000万募集基金以委托理财形式“归还”AMTD。

徐翀还放出重磅消息:彼时因订单严重不足,为保证IPO成功,陈启宇及王怀南接纳彼时“中科创系”类似结构单约3000万美元,致使中科创系创始人被司法机关逮捕。并将矛头直指复兴系:包括复星旅文、复宏汉霖及宝宝树集团都存在利用“结构单”虚假扩大IPO发行规模的情形,涉嫌构成虚假上市。并称有充分确凿证据,希望引起香港证监会、联交所等机构关注,

不难看出,不愧是企业原核心高管,一出手就是王炸爆料,且还拉上了复星系,颇有“鱼死网破”感。

足够吸睛,但是否真实呢?

2023年8月,宝宝树曾发公告就虚假上市一事进行回应:对此前指控公司于2018年在香港上市存在虚假上市行为的实名爆料提供初步调查结果,称调查均未证实相关指控。

对于徐翀的谈及有关1.3亿元欠款指控,宝宝树全盘否认,公司回应称,调查未发现证据证实中科创系创始人的案件与公司存在任何关联,未发现证据证实指控中所述由于中科创系创始人被逮捕而需要公司采取措施以“填平”或“掩盖”的任何事实。

聚焦这一次声明,徐翀所指控的欠款已从最初的1.3亿元增至2.1亿元。虽然数额更大了,但细观列举的种种却好像“无证之罪”。

这些爆料并没有太多实质性证据,有复兴系人士表示“如果真发现了问题,港股证券监管蛮严的,可以直接向监管层举报,不用向媒体爆料。”

“逼宫”之余,有无噱头意味?

3

上市即巅峰 业绩股价双杀

不得不承认,“宫斗”没有赢家,最受伤的还是企业、投资者。

公开资料显示,宝宝树创立于2007年,是国内最大、最活跃的母婴类电商平台之一,堪称行业明星企业。

上市前的2015年至2017年,宝宝树营收2亿元、5.1亿元、7.3亿元,逐年增长;归母净利亏损2.86亿元、9.35亿元、9.11亿元,上市前三年亏了21.32亿元。

2016年,复星集团联合晨山资本、好未来共同参与宝宝树D轮30亿元融资,宝宝树估值一度达到140亿元。

2018年11月,宝宝树在港交所上市,并迎来高光时刻。股价在2019年3月一度冲到8港元/股,总市值超135亿港元。

2018年,也是业绩明亮的一年: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广告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60.1%;同时扭亏为盈,经调整利润净额2.01亿元,同比增长29.7%。毛利5.99亿元,毛利率达到78.9%。

遗憾的是,这份高光并没延续下去,从后续业绩看,颇有上市即颠覆感。2019年至2022年,企业营收3.57亿元、2.13亿元、2.86亿元、3.15亿元,较2018年高点已腰斩。同期归母净利亏损额4.94亿元、4.7亿元、3.87亿元、4.68亿元,累计亏损18.19亿元。

业绩不讨喜,也消磨了资本信心,2019年3月中旬起,宝宝树股价开始震荡下行,截止2023年4月28日仅为0.265港元,较6.8港元的发行价缩超九成。

2023年4月爆发内斗后,宝宝树未能披露2023年报。

2023年11月1日,宝宝树曾公告表示,自公司证券暂停买卖至本公告日期,集团业务营运在所有重大方面仍如常进行,并将持续监察财务状况及业务营运。独立调查正在进行,独立调查员仍在确定独立调查的预计完成时间。

考虑到近期宏观经济环境,并达致优化成本结构和改善营运效益,集团最近已实施一系列的减省成本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降低人员成本及精简低盈利或无盈利的业务线。

从目前与徐翀剑拔弩张的态势看,宝宝树复牌或暂时无望。

4

高光与低谷

股价业绩双颓,一家明星企业沦落至此让人惋惜。

2007年,“谷歌”中文名创作者、曾任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的王怀南,看中母婴市场+互联网机会,创立母婴社区平台“宝宝树”。

鲜衣怒马时,王怀南把自己看作是“最懂中国年轻妈妈”那个人。宝宝树在资本加持下,通过PGC+UGC模式做大内容板块,形成母婴社区氛围。

据招股书,宝宝树营收构成分为广告、电商平台、知识付费三部分。“是以MAU计中国最大、最活跃的母婴类社区平台,致力于服务年轻家庭。”

2018年引入阿里巴巴战投后,双方在电商、广告、C2M、知识付费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行业王者气息满满。

但随着母婴信息获取渠道日益丰富,宝宝树感受到了各大内容平台的挤压与分流。2019-2021年,企业MAU连续三年同比下降,2021年已不及2016年一半,自然这对公司广告业务产生了较大影响。

不仅如此,电商业务、知识付费的增量业务也不算顺遂,没有孵化出足够的自身特色。宝宝树2018年财报中曾提到,将电商后端管理等职能转交给投资人阿里巴巴,自己将专心构建社区平台和产出优质内容。

理想够丰满、然现实市场变化更快。2019年是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用户获得母婴资讯的渠道逐步多元,宝宝树社区活跃度不断下降,广告收入也出现腰斩。当年企业营收3.57亿元,同比上年腰斩,净利也由盈转亏,亏损达4.9亿元。

除了外部竞争激烈,宝宝树自身堵点也需反思,始终没有跑通盈利模式,商业化探索一直没有太大的跨越。内外烦恼叠加,导致业绩增长缓慢停滞、长期亏损大于收入。

也正是2019年10月,复星国际以4560万港元对价受让由宝宝树联合创始人邵亦波转让的2000万股宝宝树H股股票,占总股本1.18%。转让完成后,复星国际以24.67%持股超越了创始人王怀南,成为宝宝树第一大股东。同步,早期股东聚美优品、滨江集团等则选择了彻底退出。

彼时市场便心生顾虑,宝宝树创始人会退出吗?对此,王怀南曾亲自下场直播回应:“复星和我们有着基本上99%相似的战略使命……如果我们的战略股东有优秀的方法论可以借鉴,有优秀的员工和团队可以推荐,我们是张开双臂欢迎的。”

然2020年1月,宝宝树公告称,王怀南辞去行政总裁,但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一职。

后王怀南时代,宝宝树日子没有改善多少,2020年营收降至2.13亿元、亏损达到4.7亿元。2021、2022年营收有可喜回暖,但始终未突破4亿元。叠加2023年以来徐翀的突然发难、种种爆料搅局,这家明星企业何去何从,牵扯不少外界目光。

5

写在最后 

来到十字路口、如何重拾荣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企业又何尝不如此。

需要承认,抛开上述“宫斗”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作为一家行业独角兽企业、能够“互联网母婴第一股”跻身,宝宝树商业模式是有价值逻辑的、企业是有优质基因的。相信这也是徐翀真情投入、真金白银持有股票的原因。

虽然近年业绩股价不振,但需看到企业一直在适应市场、努力调整改变。

回望2023年,宝宝树从技术、产品到用户服务,进行了多项创新性变革。在12月27日第九届金树盛典上,宝宝树集团总裁赵洁重磅发布全新商业战略——面对人群、技术、流量几大时代考题,推出“人群延展、AI-Brain、O2O2O”三大战略。

商业落地中,以核心能力下构筑的新产品为基石,助力合作伙伴卡位新趋势赛道,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立足支点”。同时,坚定拓展商业产品的深度与广度,携手行业上下游共同探寻新增长极。

放眼母婴行业,存量竞争中仍有细分机会。鼓励生育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三孩家庭占比提升,个性化、品质化、圈层化消费仍是大趋势。相关机构预测,整体市场规模有望逐年扩容,预计2024年将达到7.75万亿元。

行业显现足够的“韧性”,定位“母婴家庭流量入口级平台”,宝宝树自然不缺发展想象力。关键在于,如何精准洞察新一代母婴消费群体需求,吃透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运营,进而真正黏住消费者。同样,规模退场、质量登台,尽快跑通盈利模式才是投资者的王道。

面对两个市场的变阵,可以说宝宝树已经来到一个新十字路口,抉择的精准度决定了企业兴衰乃至存亡。关键爬坡的较劲期,考验高管商业智慧,需要大破大立、更需要上下一体、众志成城。

家和才能万事兴。无论与徐翀的缠斗如何收场、孰是孰非,都给宝宝树敲响警钟,内部治理、合规运营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同时,内斗从无赢家,一番利益博弈后,各退一步、尽快收场或才是最佳结局。

长远看,企业发展从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式上升。在解决问题中成长是企业的常态。巴顿曾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巅峰时的高度,而是跌到最低谷时的反弹力。吃一堑长一智,但愿这一次的波折,能让宝宝树迎来一个全新姿态。

2024年,能否穿越低谷、再燃江湖?

本文为首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前CFO再控诉 宝宝树何时穿越低谷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