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进入快车道,医疗机器人大有可为  

智能制造网
关注

  当今社会,机器人与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你可能见过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业机器人、也在家中打扫卫生的扫地机器人,但是你见过医疗机器人吗?

  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它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分为多种类型。

  医疗机器人的工作场景基本在医院,种类繁多,按照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临床医疗用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医用教学机器人和为残疾人服务机器人等。

  不同用途的医疗机器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智能配送机器人在院区内主要承担送药、送餐进隔离区以及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的工作;移动病人机器人主要帮助护士移动或运送瘫痪、和行动不便的病人;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残疾人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护理机器人帮助医护人员确认病人的身份,并分发所需药品;医用教学机器人能够帮助有助于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手术配合和临场反应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机器人已成为日常医疗工作的组成部分,随着机器人的价格越来越低、体形越来越小,它在未来定会成为常规医疗手段。

  鉴于医疗机器人在未来的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也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医疗机器人的发展规划布局。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医疗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从这份《规划》来看,我国医疗机器人已经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稳医疗机器人产业,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业生态体系。《规划》对此做了以下部署:

  一是要加强优质企业培育,着力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医疗机器人冠军企业和知名品牌;

  二是要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产品创新特色鲜明、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的医疗机器人装备发展集群,打造医疗机器人国际研发制造高地;

  三是要创新“5G+机器人”应用新模式,促进高端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

  四是要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构筑医疗机器人标准体系,推动医疗机器人产业规范化发展。

  总体来看,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地区为引领的多个发展集群,构建了以临床需求为牵引、医工企联动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格局。

  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目前处在从培育期向成熟期转型的重要阶段,“十四五”将是关键五年。《规划》为这一转型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我们相信,通过 “十四五”建设,有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共性技术支撑能力、重点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及品牌效应,整体推进医疗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医疗机器人发展进入快车道,医疗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医疗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原文标题 : 发展进入快车道,医疗机器人大有可为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