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是市场变革者还是篡取者?
在新氧出现之前,百度是毋庸置疑的流量入口,就凭竞价排名这一招就收割了医美行业约三分之一的营收。 据媒体报道,2015年的搜索竞价20元/点击,按每天一万次的搜索点击计算,一家医美机构一个月的搜索竞价费就占到600万元。按照0.05%的转化率计算,一个客户的获客成本约为4000元。2017年则涨到了6000-8000元。 莆田系向来不差钱,差流量。处于下游的流量平台牢牢抓住了中游的软肋,成为其无法摆脱的“吸血虫”。 2016年百度事件爆发,其医疗广告竞价排名机制在舆论漩涡中备受唾弃。但莆田系仍然需要流量,需要获客,去哪里找? 垂直医美平台趁虚而入,新氧是其中的佼佼者。 新氧于2013年成立,最初只是一个医美日记分享平台。金星找了一批在北京的韩国留学生,将韩国人写的整容日记翻译过来发布,由此积累了原始人气。随后只用了三年时间,新氧就拥有了超过1600万用户,日活数十万,入驻了5000家医美机构和15000名美容整形医生,在医美垂直领域上流量规模仅次于百度。 金星曾说:“真正的创业者不是迎合这个行业,而是改变这个行业。”与百度的竞价排名相比,以“变革者”姿态出现的新氧有何不同呢? 从盈利模式来说,新氧主要依赖信息服务费和预定服务费两项收入。信息服务费可以理解为中游给的广告收入;预定服务费则是从中游获得的10%下单佣金。 在2017年前,新氧的收入以预定服务为主,占比59.5%。在此之后,广告收入比重不断加大,从2017年的55.4%增长至2019年的71.7%,2020年前三季度广告收入达6.26亿元,占比71.9%。 由此可见,新氧与百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赚的都是医美机构送来的广告费。 进一步来看,新氧常呼吁的“要通过互联网来解决信息不对等”是否真的做到了呢?不可否认,新氧做了一些努力。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中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目前中国合规的医美行业执业者大约有17000名左右,但非法执业者数量超过150000名,几乎是合规医师的9倍。 据笔者不完全抽调新氧的品质机构榜和权威医生榜名单,医院均有医疗执业许可,医生也都有执业证书编号,与国家卫健委的信息一致,属于合规经营。 此外,新氧还表示,平台上所有项目都有公开透明的价格,杜绝医院机构端的隐形消费问题。消费者在新氧平台上支付预约金,可得到先行赔付以及订金随时可退的安全保障。 笔者通过黑猫投诉、知乎等多个平台了解发现,事实可能与新氧宣传语有些出入。 在黑猫投诉上共有160条关于新氧的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退款难、诱导消费、商品宣传与实情不符等。
知乎上还有用户反映新氧买案例、买小号、刷单、刷评论以及删除负面评论。 事实上,早在2015年,新氧就被曝光过刷单行为。据媒体报道,新氧员工向医院承诺,刷单的数十万金额可以在次日退还给医院。 2019年,新京报的报道《新氧APP商家涉售违禁药,“变美日记”可造假》指出,有商家对整容日记明码标价,2000元一套,手术前后对比图数百元一套,形成了一条龙服务的网络黑产。 《投资者网》近期也报道,在闲鱼等平台上搜索“新氧日记”、“新氧评论”这类关键字,会出现相关的代刷好评、卖小号和代写日记的业务。小号可批发出售,2.5元一个,五个起卖,还能刷粉丝。 由此看来,在互联网的名头下,新氧“变革”出了更多的吸金新招式。换言之,新氧不但没有改变行业乱象,反而让乱局更乱,成为了庞大利益簒取者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