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信息化赛道盘点,细分领域也能诞生“独角兽”

动脉网
关注

一般印象中,医药行业是一个从实验室到药房的行业,核心驱动因素是发现某类或某种药物,并成功将其带到患者面前。这种认知比较笼统而缺乏细节,在明晰致病机制、发现药物、提供药物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尤其是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

换句话说,医药行业是一个最需要“数据”的行业,无论是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还是药物可靠性,都需要大样本量、高精细度的数据提供支持。传统方法是手动记录数据、纸质文件存档数据,随着IT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数据支持工作愈加多样,也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医药信息化行业。

由于医药行业相对较为特殊,有其行业属性和专业性存在,所以其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统计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在欧美发达地区,为生命科学领域公司提供信息化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不仅吸引了甲骨文、IBM这样的传统IT巨头,也培育了Veeva、Medidata这样的创新型公司。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医药信息化也产生了新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应用,真实世界研究、持续动态监测成为了医药信息化领域备受关注的应用方向。当然,也将医药信息化行业的规模越做越大,未来将达到百亿美元规模。

在本篇文章中,动脉网将对医药信息化赛道做一个盘点,文章主要内容有:

数据是第一生产力,医药信息化服务市场广阔;

大型技术公司VS细分市场玩家,二者各擅胜场;

起飞中的国内医药信息化行业,后来可者居上;

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医药信息化再上层楼。

数据是第一生产力,医药信息化服务需求旺盛

在进入医药信息化赛道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药物研发的过程,一般而言,创新药物研发是从了解疾病的致病机制开始的,搞清楚疾病发生在什么部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下图反映了在药物研发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信息化服务需求情况。

资料来源:百奥知、动脉网

临床研究阶段是“数据”生成量最大、处理需求最旺盛的阶段,非常需要好的生产力工具来提高效率。根据探针资本的行研报告,发达经济体的临床研究信息化已达较高程度,从1995年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生物制药公司和CRO逐步由传统的纸质化的临床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模式转向电子化的临床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

基于临床研究信息化的多阶段的数据分析使得决策更加快速,方便研究人员对不同组别的样本的分配比例进行调整、再次估计样本量、改变实验组、停止实验等。另一方面,对志愿者而言,临床研究信息化对不良反应的数据反馈更及时,可更好地保护志愿者健康。

随着全球药物开发计划的范围和复杂性不断增加,数据管理功能必须承担处理更多不同临床数据的负担。电子临床结果评估、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和电子健康/医疗记录只是现在在临床试验中捕获的新的和多样化数据来源的几个例子。医药研究数据的数量和多样性为制药行业带来了集成、兼容性、负载和互操作性问题,以优化药物开发过程。

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和Veeva对全球260多家制药企业和CRO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医药公司和CRO机构等普遍在临床研究中使用了6种信息化工具系统,这些系统工具包括EDC(电子数据采集系统)、RTSM(随机化与试验药物管理系统)、PV(药物警戒)、eTMF(临床试验电子文档管理)、CTMS(临床试验管理系统)、eCOA/ePRO(患者报告结局系统)等。

制药公司、CRO机构临床研究信息化系统应用情况

资料来源:塔夫茨大学&Veeva调研、动脉网

数据揭示,所有的受访者都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应用EDC系统,其普及率达到100%;大约3/4的公司会应用随机化与试验药物管理系统,药物安全管理、临床试验文档管理系统也有超过70%的使用率。不过,依然有26%的药企和52%的CRO还在临床研究中大量使用纸质文件记录和传递信息。

大型技术公司VS细分市场玩家,二者各擅胜场

生命科学领域信息化服务市场广阔,非常多的公司在此驻足,有的公司提供的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有的公司会相对聚焦,选择一两个细分需求做深、做透。不过核心的需求和产品还是集中在EDC、药物管理系统、药物警戒等方向。

海外医药信息化公司一览

数据来源:动脉网

这里我们以Veeva和Medidata为例,详细了解医药信息化公司案例。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