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互联网医疗的“微信”、“支付宝”?不能光靠吹

郝闻郝看
关注

在互联网风口下,真正的高手不是抢占风口的猪,而是不断重生、勇于进击的凤凰。前有阿里、腾讯、百度,后有滴滴、美团、今日头条,个个都是如此。

从滑行到起飞的互联网医疗也不例外。

最近,该领域“第一股”平安好医生发布半年报,依靠在线问诊、导医、医药品售卖,公司注册用户数达2.28亿,较2017年末增长3520万;期末月活跃用户数达4860万,同比增长50.9%;同时,日均咨询量达53.1万,同比增长58%。

与之对应,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23亿元,同比增长150.3%,而营业费用的成本增长仅39.9%。换成人话说,新增39.9元的投入,换来150.3元的收入上升,典型有“规模经济”地扩张。

反观其他玩家,一方面,挂号起家的微医;自诊、咨询的春雨医生;辅助就诊的好大夫在线等,都努力向上市靠拢;另一方面,百度医生关停,寻医问药网裁员、转型,做医疗设备租赁的远程视界陷入生死浩劫。

可见,一大波“互联网医疗”来袭,风起云涌,有进击,有竞争,有溃退,但从未有人真正怀疑过它的前景。

没错,“互联网+”是各行各业的风口,所以,互联网医疗绝不缺明星,真正稀罕的是寿星。想立住自己的旗帜,高光高能、又持久地发展下去,只要做到两点:对应真实的需求和痛点,第一,优化用户的体验,第二,提升行业的效率。

转化为现实,其一,场景即体验,体验即数据,抢占更多场景,自然有更多机会用高科技优化用户的体验,粘住他们;其二,标榜行业效率,就是用业务创新定义行业未来,自然宸衷独断,福威自操。

换句话说,互联网医疗市场中,绝不可能只有像微医、好大夫这样水平分工、功能简单的工具。若你回顾、检视,每个“互联网+”渗透入行业,市场上总会出现一个强大的整合者,重构出一个庞大又参差多态的生态,像平安好医生那样。

毫无疑问,互联网医疗盘至中局,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这时,玩家光吹“速度要快,概念要帅”,真心不够,只有在终局处布局——预见未来,制造未来,研磨技能,定义行业,才能“势(商业势能)值(商业价值)”不缺,称王称霸。

少场景不如多场景,小而美不敌大而全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的使命就是创造并留住用户。这成了所有互联网玩家的箴言,于是大家纷纷从用户痛点切入,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做精做深后,再聚能成势,高举俯冲,扩张边际。

的确,这样的打法在移动互联网初期十分有效,但时移势易,如今,现存玩家必须完成相关领域的横向拓展,形成商业上的规模经济,实现平台到生态的升级。微信强化支付、微商是这个道理,支付宝切入各种日常服务也是这个意思。

聚焦到互联网医疗。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20亿人次,同比提高4.8%。而我国80%的人口分布在医疗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却集中在东南发达地区。医疗需求与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逐年加深,解决看病难、就医难、用药难,成为互联网医疗最好的切入点。

所以,从2010年开始,互联网医疗迅速崛起,微医、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叮当快药等陆续登场,它们分别从网上挂号、咨询自诊、健康管理、导诊、医药快送等“痛点”切入。

而几轮融资下来,只有平安好医生迅速上市,其他的,要么再融资困难,上市的雷声大、雨点小;要么各种艰难转型、摇摇欲坠。

除了资本催肥,盲目扩张,其实,更多不成、不行的原因是:它们局限于自己擅长的单一场景,缺乏更广泛的场景连接。

只有平安好医生,依靠平安集团的力量,迅速将自己的场景扩展到挂号、导医、在线问诊,并开启家庭医生、名医问诊、医药售卖等模式,补全医疗上下游各种功能场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创新”。如此,多种医疗需求即时匹配,平安好医生才能不断卷入新用户、粘住老用户。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国人对互联网应用的偏好,是一站式解决的“全家桶”,它是“心智的显著性”、“购买的便利性”两要求的叠加。

因此,所有社交相关,一个微信就够;所有支付和生活服务,一个支付宝就够。那么,当所有医疗相关,一个平安好医生搞定,它就会吸引其他应用教育过的大众,走向“好者更好”的马太效应。这也解释了它注册、活跃用户不断攀升的原因,而有此基础,更多的变现获利,就只是时间问题。

一句话,互联网的世界里,少场景不如多场景,小而美不敌大而全,只有不断打破业务的边界,才能赢得时间战场的终极支配和自由。所以,平安好医生要“吃下”平安万家,介入线下医疗,同时与东南亚最大出行平台Grab(类似滴滴)合作,布局新兴市场。

智能不是口炮,干出来才是牛X

如此下来,平安好医生构建出一个商业生态,虽没有“吞吐天地之能”,却已经“包藏医疗之机”。

然而,仅在场景上不断丰富还远远不够,任何一个生态的底层,必须建立在科技智能的穿透力上。毕竟,这是科技驱动的世界,最后的王者一定是最具科技思维,能贴近用户,解决产业“痛点”的企业。微信、支付宝就是如此,互联网医疗的高手也必须像它们一样。

这一切正如管理学鼻祖熊彼得所说:市场中真正占主导地位的,并非价格竞争,而是新科技的竞争,因为它冲击的不是企业的盈利空间和产出能力,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

于是,小郝子带着问题专访了平安好医生首席技术官王齐。据他说,一开始,平安好医生的科技应用更偏“后台”,多是浅析用户症状,做好排队,分配合适的科室、医生。

但几个月后,线上问诊数量激增,仅靠大规模招募医生,绝对不够,更好的方法,是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医生们接诊的效率。

其切入点就是将每次问诊必须的问题交给人工智能。比如头疼,前额疼、后脑疼、还是两侧疼,有没有咳嗽,是不是伴随发烧、呕吐,疼痛了多久,疼痛的频率。

这些问诊的通用问题被分解,映射到相关的医学术语,并由智能系统做初判,最后交给医生,由他继续补充对话、诊断,并开具电子处方。如此,就大大减少了医生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了接诊效率。

别小看这样的智能接诊。它涉及病史方案的收集、内部自有医生的评审,外部专家的意见,还要考虑诊断学案例、临床经验、在线问诊历程,这就要求智能系统既理解用户口语化的表述,又要找到规律、模式、对应的方法。

期间,工程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时间总结、测试、质检,再“指导”机器学习,让它们更快地智能化,提升辅助诊断的精准度。

另外,像中医诊疗中望闻问切的“望”,要观察舌苔颜色、颗粒物等性状,平安好医生还要开发一套系统,指导用户以手机拍照,再做图片处理,对应不同症结。此过程中,必须排除光照、角度、机型等差别带来的影响,让中医的诊断更精确。

用王齐的话说,这一切从未有人做过,平安好医生是在“无人区”摸索做精做深的智能化道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由此可见,智能化不是口炮,科技产品不该只停留在表面应用上,更得参与到用户生活中,产业变革中,这样,它才能兼具互联网的“爆发力”和产业的“持久力”,区别于那些概念“妖艳”的贱货,干出自己的牛X。

其实,无论是场景的开拓还是智能化走心,都是创新,就像通用电气首席数字官威廉·鲁哈说的:十年前,创新是基于特色和功能的,现在,创新是关乎商业模式和行业革新的。

是的,任何互联网医疗玩家,想活出不一样的烟火,就得有这样的道行、法门。别忘记,微信不是最早做社交的,却成为社交巨头,支付宝不是最早做支付的,却称霸支付天下,追求“早”是然并卵,看对又做对,才是真霸气。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