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标题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横扫了整个朋友圈,有人感叹生死的无常,有人警示大家要重视常见病,有人则从专业的角度科普流感治疗和特性......小编所在的平台专注于医疗信息化,因此我们也在反思,作为医疗行业的一分子,在生死关头能为患者、家属提供什么帮助呢?
一直以来,我们希望医疗信息化能为诊疗提供便利,我们希望信息化能够在生死关头帮我们一把,这是我们坚守的信念,相信也是很多同道共同坚守的信念。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医疗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医疗信息化发展步伐再快一点,以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今天,就着这篇让众人警醒的文章,小编重新思考了“信息化”的力量。欢迎圈内专家同仁在评论区发言,释放医疗信息化的力量,以科技之力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一、哪个医院好?上互联网查查
回到看病最初的问题——选医院。需要选专科权威的时候,大家还是习惯问熟人,因为小编也常被问“你混医疗圈的,哪个医院看xx病比较好。”呃,如果不是特别罕见的病症,小编一般会综合几个线上问诊咨询平台,选几个靠谱的三甲医院供参考。如果是紧急一些的,会找学医的同学问一下,不管她/他是学哪个科的,貌似都对全北京的大医院、大专科、大专家了如指掌。至于他们是什么模式(套路),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领域并非空白,有大批互联网问诊平台、产品,然而,似乎并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该怎么才能让大众知道他们,并且信任他们呢?
二、转院没床位?医联体平台查一查
文中多次提到转院,从民营医院到三甲医院,再到熟人医院,以及联系小医院“静候”,笔者首先想要靠的都是“关系”。而当“关系”搞不定上级医院的时候,还是丁医院的医生帮忙去沟通朝阳医院等呼吸科强院,最终确定了戊医院。
在调动医疗资源方面,个人的关系一定是有限的,而让需要专业资源的普通大众最快对接上优质医疗资源,还需要体制的支持。据悉,北京市正陆续组建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妇科、骨科、内分泌、眼科、儿科疾病等八个方面的专科医联体,以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统筹以及上下转诊,这对于文中笔者遇到的困难来说,绝对是一记妙招。
而要实时了解优质资源闲置率,与死神赛跑找到对口转诊的医院/科室,靠“电话线”是不够的。利用信息化打通跨院、跨科室的信息互联互通,让大众与优质医疗资源更近一些,将是我们医疗信息化人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三、病历带不走?EMR联网后可以
1月11日,“直到现在,都查不出被什么病菌感染了。体温总体来说不算高,人的精神也不错,就是每次拍片肺部都是急剧恶化,没有一点好转。每个医院都反复问肺部以前是否有过病症,一遍一遍的说没有,医生一遍一遍的问,看来肺部异常恶化,情况很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