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造车!这两个字已经成为国内最火热的词汇。小米造车、华为造车、百度造车、阿里造车,互联网巨头无一例外,几乎都参与到这场资本盛宴中。
在这股潮流,OPPO 造车的新闻并不引人注目。论影响力,OPPO 造车比不上雷军壮志豪情的演讲;论技术,OPPO 也比不上华为历时数年打造的自动驾驶系统;论舆论宣传,OPPO 甚至比不上魅族、360。但是在众多新晋造车选手中,OPPO 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成为左右汽车市场的新势力!
都是跨界造车,路线各有不同
“造车”一词,字面意思指的是制造汽车,可在实际语境中却各有不同。比如华为造车,并不参与整车制造,而是主攻智能汽车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自动驾驶技术等,为北汽、广汽、长安、塞力斯等整车厂家服务。换句话说,华为试图成为博世那样的公司,为汽车厂家提供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
如果将跨界造车比喻成一场军备竞赛,那么华为就是那个退居二线的武林高手。不参与直接竞争,反而利用“毕生修为”,为其他参赛选手提供军火。
与华为的选择不同,阿里、百度两大互联网巨头决定亲自下场,参与到这场前所未有的“盛宴”。今年 1 月,百度与吉利集团合作,正式组建智能汽车公司集度汽车,独立于母公司体系之外。百度拥有 Apollo 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吉利拥有纯电 SEA 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两者强强结合,一辆兼具智能与性能的纯电汽车即将诞生。
百度选择民企,阿里则选择了国企。早在去年 11 月,阿里便与上汽集团、浦东新区联合启动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合作方式与集度汽车类似,上汽负责硬件,阿里负责用户大数据、达摩院、阿里云生态支持。
不过,阿里在“智己汽车”中并不占据主导权,18% 的出资比例只能并列成为第二大股东。在技术上,阿里没有自动驾驶、车载地图等核心技术,大数据、达摩院、阿里云与智能汽车关联度不大。某种程度上,“智己汽车”只能算是阿里集团的一次天使投资行为。
百度合资,阿里投资,华为提供解决方案,在跨界造车这条赛道中,不同的公司选择不同的路线。相比之下,两年前的 OPPO 更有可能选择华为的路线,OPPO 创始人陈明永当时表示:“OPPO 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不做汽车,第二种做汽车,并只做自己擅长做的能做的,而不是我们亲自去打造一辆汽车。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OPPO 可能会做汽车,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这个可能。”
不过,站在 2019 年那个时间点,小米、百度、阿里、华为都还没进入汽车领域,陈明永做出如此决定情有可原。时间回到今年 4 月,新的消息传出,陈明永开启一系列调研活动,期间会见了宁德时代中国乘用车事业部总裁朱威。同时,陈明永还带队拜访了中汽研等机构。
宁德时代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有一半都采用宁德时代锂电池。OPPO 若只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技术提供方,没有理由与宁德时代合作。中汽研与中保研类似,提供汽车各项标准。陈明永带队与上述两家公司商谈,足以看出 OPPO 对于整车制造方面的野心。
产业链成熟,智能汽车是下一个智能手机吗?
改革开放四十年,智能手机产业或许是中国制造最值得夸张的行业。对内,市场份额完全碾压国外品牌,除了苹果这个独苗,没有一家国外企业能与国产企业抗衡。对外,智能手机出海战果斐然,印度市场、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被先后拿下。放眼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除了三星、苹果两大巨无霸,其他份额基本上都被国产品牌拿下。
▲ 国产手机欧洲市场份额
在国产手机品牌“横扫”世界过程中,手机产业链贡献良多。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产业链的付出,就没有国产手机的今天。一部智能手机,主要零部件有处理器、基带、存储芯片、显示屏、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电池、外壳。国内有展讯、京东方、深天马、华星光电、豪威科技、舜宇光学、欧菲光、汇顶科技、欣旺达、蓝思精密等一系列优秀的零部件供应商。加上闻泰科技、富士康等代工厂,成熟的产业链让国产手机所向披靡。
与智能手机相比,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更加复杂。以特斯拉为例,包括动力总成、电驱系统、充电、底盘、车身、中控、内饰、外饰等十大部分。特斯拉上海工厂大规模量产 model 3 ,涉及供应商130多家,国内供应商就占了一半。此外,根据特斯拉的计划,下一步将逐渐增加国内供应商比例,以便进一步缩减成本。
成熟的供应链是一家企业快速进入的新行业的资本。当年小米造手机,专利、工厂一无所有,靠的就是一个供应链整合能力。如今小米进军汽车领域,正是看中汽车产业成熟的供应链,准备复制智能手机领域的经历。与小米类似,OPPO 在竞争中逐步提高研发实力与供应链整合能力,进军汽车产业,两家公司可以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