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能相对论作者| 曾响铃
炽热的钢板让整个车间充斥着灼热的空气,工作服下已经蓄积了许多的汗水;
刺眼的亮白色光芒直冲眼睛而来,多看一会儿都难以忍受;
诺大的工作场地长久地回荡着机械的噪声,轰隆隆让近距离说话都要大声才能听见;
……
这些,就是钢厂“转钢”操作工人的8小时日常,每时每刻如此。
通常,一块钢板的最终出产,在钢厂要经历冶炼、连铸、粗轧、精轧、热处理等数十道工序,这其中“粗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操作需要人工旋转钢坯的方向以获得契合的角度(即“转钢”),最终让钢坯在长度和宽度上符合生产要求。
由于每一块钢板最终都必须实现100%的转钢准确度,所以操作工人在轧钢车间的操作台中进行监控和手动转钢操作时,必须做到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才能确保生产正常。
同时,传统轧钢车间里充斥着巨大的鼓风声,在高温炎热的环境下长时间站立,导致很多工人容易出现风湿、耳鸣、腰椎疾患等身体问题,在身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转钢这份工作如此重要,但恶劣的工作环境让它着实算不上“轻松”,更算不上是“健康”的——这也成为制造业工人尤其是钢铁车间工人辛劳的缩影。
而现在,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华菱湘钢联手华为与北京宏视共同孵化出的人工智能粗轧钢坯转钢方案,其自动化的操作让转钢工人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AI计算走入制造业深处,转钢变成了“体面活”?
华菱湘钢拥有目前世界上设备配置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宽厚板生产线之一,其五米宽厚板厂以生产难度较大且符合宽、厚、专等特点的钢板为主。
现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全自动转钢让轧钢环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力得到充分解放。具体来说,在人工智能粗轧钢坯转钢方案中,华为与北京宏视提供的技术支持高效的智能角度识别,并通过控制设备自动将钢板调整至目标角度,实现对人力操作全过程的完整替代。
其原理,是通过一系列AI算法计算安置在轧钢车间的摄像头所采集的钢板运动数据,逐帧识别板坯图像并追踪其位置、角度等空间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姿态数据通过控制设备以特定的算法将钢板调整至目标角度。
目前,该方案实现了粗轧钢坯全流程100%自动化,转钢准确率达100%,且效率已经可以与熟练工人相媲美。
不仅如此,作为一种AI实现的自动化方案,它还做到了可以在复杂背景干扰下有效完成工作(专业名词为“鲁棒性”),这使得方案本身有能力复制到更多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转钢场景中去。
而其结果,除了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还有转钢操作工人终于不再要面对颇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景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通过上线人工智能粗轧钢坯转钢方案后,华菱湘钢五米宽厚板厂的操作工人只需要在中控室远程校验即可,远离了条件恶劣的生产现场,环境更为舒适,蓝领们现在颇有些白领“坐办公室”的味道。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粗轧钢坯转钢,一步到位就能100%转钢,再也不用反复调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产能。
效率革命下,AI计算推动万千制造企业的“智造”未来
华菱湘钢作为全国钢铁制造的领军企业,本身就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现在,昇腾将基础软硬件平台应用到了华菱湘钢,这意味着它一直以来想要推动的“智造”就已经有了一个典型的行业案例。
快速而准确的转钢自动化操作只是一个开始,在更多环节上,AI计算将展现它的效率价值,一个个环节效率提升叠加,就造就了产业升级的落地。当“智造”浪潮在万千制造企业的推进,进一步改变效率、升级产业。
华菱湘钢所孵化的人工智能粗轧钢坯转钢方案背后,离不开合作商华为与北京宏视的一系列软硬件技术支撑。
在转钢现场,基于昇腾基础硬件,只需要采集通常的图像信息就能通过北京宏视所提供的系列AI算法完成相应的图像分析工作,并接入控制系统采取对应的动作。
到目前为止,昇腾计算已经构建了从硬件底层到应用层的全栈平台,包括北京宏视在内的生态伙伴可以根据具体客户的需求快速上线对应的场景应用:
昇腾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
独特的边缘端特性,还使得昇腾AI计算支撑的应用方案在部署上更为便利,车间的工业相机可以很容易“改装”成一个智能感知的终端。而需要云端完成存储和计算等任务时,通常的移动基站信号就能完成所需要的数据传输工作,这使得端边云的体系化部署变得更便捷,部署成本与维护成本都大大降低。
不止于此,华为与生态伙伴推出的这套方案是可以便捷维护的,它还具备良好的升级潜力,可实现算法在线升级,并配备了远程专家服务,这使得智能化可以持续跟进制造业环节的业务需求。
最终,这样一套方案,可以以更低门槛的方式快速进入更多制造企业,推动企业效率升级,最终推动产业整体升级。
总而言之,不一定轻松但足够舒适和体面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普遍对职业的自尊与自信、越来越有保障的身心健康……AI计算推动的“智造”将在多个方面改变一个普通产业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
在钢铁洪流中,人工智能展现了技术的无穷魅力,而在“智造”浪潮中,每一个制造业从业者都未来可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