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首席技术顾问管震:《工业互联道路上的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关注

2020年10月28日上午,微软首席技术顾问管震出席由深圳市工业与信息化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指导、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OFweek维科网·工控承办的“2020中国(深圳)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发表了题为《工业互联道路上的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讲,并在会后接受OFweek维科网的采访,探索微软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交融道路上所能发挥的作用。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微软与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之于微软从来都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毫无历史渊源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微软便与如今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操作系统。虽之后由于发展方向等原因二者解除合作关系,但二者之间一直保持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

除此之外,微软作为白金董事会成员之一,虽核心发展业务方面淡化了有关工业方向的发展,但涉及工业底层协议方面,微软曾主导了OPC的编写。另外,国内、国际相对有名的工业控制设备中也都少不了出现微软的影子。

如今,微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布局主要是一个体系的架构,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完全是IOT和物联网,第二部分是大量的数据分析,第三部分就是如何利用这种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的管理和流程重塑。这个体系体现了微软当今在工业领域的发展方向。

微软与人工智能

谈及人工智能,这算是回到了微软的主场。微软近年以云计算和移动计算作为核心发展业务,在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作为一个有着使命感的国际大企业,在微软创立之初,便有着让每个人都能从计算机中受益的目标。到了今天,微软延续着这一愿景——让每个人都能从人工智能中受益。着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从人工智能中受益的微软是开放的。

微软在开源社区中贡献的代码量从2018年起就是世界第一的。不仅如此,微软还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开源社区Github,致力于用开源社区的力量尽快的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之中。涉及工业领域,微软认为,在工业这个广泛的领域里,一般不会出现一家或几家独大的情况,致力于多边合作来实现未来的发展。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管总认为,工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到人们生活接触到的方方面面,亦是世界发展的基石。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新基建的背景之下,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发展的重要领域,二者之间的互通融合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总体来讲,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是相辅相成关系。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人工智能不仅是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更是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体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促进产业领域的生产效率,尤其是在质检、派单、仓储、供应链协同、机械臂较准等行业作用明显。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促进产业领域的岗位升级,提升传统工作岗位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数据支撑和应用落地场景。

虽说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益处多多,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在二者融合过程中会有这四类人卷入其中,分别是:工业人、AI人、产业中的专业人士(老师傅)、围观群众。

这四种人之间的思维方式、利益考量的差异等等,注定了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之路的不平坦。在这四种人中“围观群众”最应提起警惕,他们莫名其妙一头扎入信息格差,根本出不去,被迫承受着互联网的剥削,而不自知,等到他发现环境的变化时,他自己的路已经不见了。

上述的种种问题在这个大融合、高速发展的时代已是不可避免,而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推进工业户网更好发展的微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微软以开源扩大其业务范围,扮演着跟之前不同的角色,但扩大的业务范围并不是无边界的,微软要做精做好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工具层面,但在企业实施层面止步,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更为精准的地方。这也被称为“解耦”。解耦并不是个新词,早在工业3.0时就已被提出和使用,不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微软为其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在新的耦合框架下,以数据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解耦工业互联。

总而言之,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工业领域发展的新动能,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传统工业企业进行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之一,工业互联网领域也成为一个新的创新、创业热点领域。微软在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致力于为制造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支持,结合其全球优势,以目标为导向,对现在传统工业互联网进行解耦,推动当代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关于OFweek维科网

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现拥有行业会员1,000万余名,及时报道行业动态及大事件,提供行业会员全面的资讯、深入的技术和管理资源,举办各类线下、线上行业活动,并为高科技行业企业提供品牌推广、会议展览、产业研究、产业园、人才猎头培训、招商引资、产业基金、电商等整体和专业的服务。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