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1000台AMR,产品矩阵走向成熟
往细处去看,斯坦德旗下产品有Oasis 300/Oasis600两款标准化移动平台,其中Oasis系列基于自然无轨导航技术,无需场景改造,能够自动生成环境地图,实现调度规划快速部署。
备注:斯坦德产品全景图
此外,Oasis可以搭载协作机器人、锟筒、自动充电桩、定制顶部模块、货架顶升、栈板搬运、核心控制器等,定位精度为mm级,适应环境动态变化,在标准化的调度系统下完成路径规划和交通调度,充当“顺风车”、“专车”的角色,实现跨楼层、跨厂房运作。
硬件软件两条腿缺一不可,斯坦德在3C智造已累计交付AMR超1000台,这种从0-1000是数字上的直观表现,是斯坦德向行业证明其行业地位的战绩榜,是客户对于斯坦德在行业场景中的信任见证。在朱嘉对投资斯坦德考察的三大要项中,就提及“市场规模”、“领先产品”、“优秀团队”是他考察该赛道创业公司的三个最关键指标,而斯坦德在这三个指标中表现特别优异。
透彻的行业理解是其他行业复用的关键
简单总结,一个机器人底盘作为搬运系统,加上背负、牵引、货物传输、复合模组、再加上FMS机器人调度管理系统组成了斯坦德的产品体系,通过机器人底盘将制造环节中的物料实现搬运,达到局部全自动化,或者局部半自动化的效果。
王永锟在强调对柔性工业物流要有系统化思考,单个场景的实现效率最大化不意味着在整体场景中都能实现效率最大化,所以提出,大工艺、大物流、大数据的思考,如果没有大物流的思考,在多业务场景拓展的时候,局限性就越发明显。
在王永锟看来,工业不存在弯道超车,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有良好的数字化基础是成为斯坦德客户的基础,针对斯坦德的客户做了简单的画像,大概有几个要素:①非标容忍度要40%以内;②具有良好的复购能力;③投资回报周期接受度在1.5年附近。
从业者都很清楚,工业是一个价值导向行业,而不是价格导向行业,斯坦德很少遇到比价这件事,但是每次都会遇到生产负责人,也就是采购决策者对效率的刨根问底,“老实说,能提高多少效率,能替代多少人?”决策者往往这样问道,“替人”、“提效”永远是工厂场景里面最重要的话题。
显然,斯坦德获得3C头部行业客户一致信任,正源于团队对行业有快速探索理解的良好能力,而B轮投资人对团队能够将3C行业的经验快速复用到汽配、新能源、半导体的信心也源于此。
融资之后,平台化战略和新行业复用性成为探索方向
简单回顾斯坦德B轮融资情况,本轮融资金额是1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光速中国和源码资本联合领投,而本次对外首发的消息还包括曾在2018年10月获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国科嘉和、2020年5月获奇绩创坛战略投资。
与此相匹配的,是一张优异的业务成绩单,在过去的4年中,基本实现对3C行业头部客户的全覆盖,华为、中兴、富士康等名列其中,在柔性工业物流的业务模式上得到了验证。
这种智慧工厂柔性工业物流解决方案仅仅只能用于3C制造?显然不是!还能用于汽配、新能源等其他行业的物流自动化场景吗?这种问题在团队内部不断进行讨论和推演复盘。很快,斯坦德对外披露了融资之后的发展策略,对于未来发展方面,将实行T型战略,在纵向和横向上实现全场景、跨行业渗透,并且将在产业上下游寻找合作伙伴,和产业资本联合联动,协同开发柔性工业物流市场新蓝海。
T型战略包括,纵向上,基于生产工艺逐步解耦化,从覆盖单个工序或车间场景拓展到覆盖整厂生产制造环节,打破工厂内数据孤岛,实现物流与工艺协同,为客户提供跨工艺车间、跨楼层、跨厂房的全场景端到端解决方案,进一步形成在3C行业项目场景的价值闭环。横向上,斯坦德将拓展到汽配、新能源等其他行业的物流自动化场景,扩大产品服务的覆盖范围。
显然,斯坦德找到通过“平台化”和“行业复用性”,可以作为增长的密钥。并且斯坦德做了补充,所谓平台化,有两层含义:硬件层面,基于“大物流”纵向拓展已切入场景,产品矩阵日渐丰满;软件层面,打造满足横向行业拓展而催生的数据中台,这是一组企业级能力的合集,包括模块化的硬件研发能力、算法平台、仿真平台、可视化平台的建设。而行业复用的首选领域,斯坦德优选了3C的上下游领域如锂电池、半导体等行业,新的场景类似于汽配和新能源也是其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