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强:应对双循环,中国制造的五个变革

7月30日,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做客中国制造大讲堂,与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一起探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话题。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早已开始

从2017年底到2018年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中美摩擦不断升级,无论是对于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还是在中国的本土内资企业,都面临一个选择,就是产能是放在中国本土还是要转移出去?

事实上,这样的产业转移可以追溯到更早,从2012或2013年就已经开始。

举例看,韩国三星的产能原来主要是在天津、深圳、东莞。到2019年的时候,在越南投资137亿美元,建立了8个生产基地,总出口额657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韩国LG,这两家公司的出口大约占越南电子产品出口的70%。

中国内资企业同样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从2018年开始,很多内资企业选择把一部分投资和产能布局在东南亚地区,华夏幸福也在越南和印尼设立产业新城。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自主选择到这些地区去投资。

所以,在疫情之前,产业链的局部重构就已经开始了。现在的问题是,中美贸易摩擦、大国博弈叠加上疫情,这样的产业链重构会进一步提速,或者会有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首先分外资企业在中国是面向中国市场,还是面向其他国家市场?内资企业面向的是中国市场还是外国市场?由于面向的市场不一样,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

我们最近看到一些面向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当然面向他们自己国家市场时,可能会做出一些新的选择,这种选择要在疫情之后再做进一步观察。因为在疫情之下,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特别是生产性企业,资本性投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促的战略选择

首先,谈谈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

我们正在遭遇逆全球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首先,美国对华为的封杀,实体清单的扩容,这是技术上的分布。第二是人才的阻断,敏感专业和人才交流,将一部分高校列为实体清单。第三是正在推动的规则重塑,特别是全球贸易规则的重塑,这些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影响有多大有待观察。

百年一遇的疫情叠加大国博弈,我们观察到最重要的变化是外部循环遭到阻碍,尽管我们目前表现出来的出口还具有很强的韧性。但是我们看未来几个月,甚至未来几年的外部循环,大概率会受到阻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促”的新格局成为战略选择。

在这样战略选择下,中国内部产业链面临着重塑。我们看到,外循环有可能收缩,内循环以“六稳六保”作为底线。内循环同样面临着一些压力。

当前,每年生产各种材料大概36亿吨,每年能耗是46亿吨,能源产品是38亿吨,我们的货运总量515亿吨。如果外循环收缩的话,其实内循环就是我们在国内生产的、消耗的、货运的、物流的,这些总量都会出现下降。

比如能耗,在五年前大致28%的能耗是为出口产品生产,如果外循环减少,那整体中国本土的能耗,能源产品材料生产总量、货运总量都会下降,也就是内循环也面临收缩的压力。在内循环收缩压力之下,产业的动能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从居民来说,一方面我们有规模市场的优势,衣食住行都在升级,但这个升级的过程中,往往是低端产能要萎缩,就取决于中高端产能能否同步升级。个人消费需求面临升级,医疗服务等面临升级,对内循环来讲,就要看原来国际上的高端消费能不能回流。

从企业部门来说,就是国产替代需求,我们要建立内循环,内循环是在双循环——也就是进一步的开放市场下的国内市场循环。事实上,我们的装备、材料就会形成新的体系,全球来看也会出现新的格局。

以半导体为例,一是美国体系,就是美国能够影响和控制的体系,第二是非美国体系,第三是中国的自主体系。在这三个体系当中,中国企业能不能对我们的产业形成支撑,能够真实的替代国际需求,这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企业升级的需求是在高附加值领域,在专业服务技术生态这些领域,这些专业化服务能不能延伸出来?能不能满足专业化服务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产业的诞生?

从政府层面来说,涉及到公共产品的问题,涉及到城市更新的问题,涉及到公共基建的问题。比如疫情之后,我们发现公共医疗等很多领域还有短板,作为一个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体系,政府的投资需求也会增加和增长。

总结看,内循环会激活更多的市场、更多的产业、更多的业态和更多的模式。如消费需求,对衣食住行,对服务都有很多新要求;对企业来说,内需市场加上全球重构,国内产业体系能不能实现有效升级;政府的传统基建改造升级,新基建带来的新市场空间,公共服务激活新的市场空间,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特别是制造业带来新的动能,新的增量,这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