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隆基氢能在中亚的首个绿氢项目制氢装备顺利启运发货。项目全面竣工后,这将是 ACWAPower 继沙特阿拉伯 NEOM 绿氢项目之后的第二个工业规模的绿氢项目。
这只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能源转型的留下的印迹之一。
在全球,中国企业正在持续为能源转型提供技术、人才与解决方案,让绿色光芒点亮更多国家和地区。
01
绿色基建狂魔
中国电建在东南亚地区大力开展水电项目建设,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当地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从老挝的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到柬埔寨的桑河二级水电站,这些项目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的电力短缺问题,还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能建也在非洲积极布局太阳能电站项目,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大陆送去光明与绿色。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一个个太阳能电站如璀璨明珠般崛起,为当地居民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推动当地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核电领域,中广核参与建设的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重要成果。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80亿英镑,采用欧洲压水堆技术,建成后将为英国提供约7%的电力供应,满足约6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建设过程严格遵循国际最高标准,为英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中广核也在英国积极拓展海上风电项目。英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中广核利用自身在风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参与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例如,中广核在英国某海上风电项目中,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预计每年可发电约15亿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中国能源企业的实力与担当,还为国际的能源转型注入了新活力。
02
洁净能源使者
除了央国企在海外的“疯狂”基建外,各大企业的绿色足迹也都遍布国外。
远景科技集团与法国苏伊士集团在锂电池回收、绿色能源与碳管理数字平台等领域开展合作;还与法国法孚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将在欧洲设立风电、绿氢、绿氨等新能源项目,共同发展智慧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运营技术。此外,远景科技集团还宣布与西班牙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当地投资零碳氢能产业园和氢能装备工厂,投资额为10亿美元。
此外,晶科能源的全资子公司晶科中东也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以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签订《股东协议》,在沙特阿拉伯王国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GW绿色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约36.93亿沙特里亚尔(约合9.85亿美元)
为了共同开拓欧洲新能源市场,万帮数字能源与法国施耐德组建合资新能源公司,将就欧洲充电与储能等相关业务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制造、分销和服务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专注于欧洲市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光储逆变器、能源路由器和锂电池储能等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体系,助力当地各类场景实现“低碳零碳”运行,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
03
架起“智”“能”桥梁
绿色不是突发奇想的念头,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为了让绿色永续,除了基建的广泛合作以外,我国企业还与国外展开了技术与人才的交流。
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共同参与了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等。在合作中,双方就核电技术的研发、核电站的设计与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比如,在反应堆设计和安全系统技术方面,双方分享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共同推动核电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华能集团也与美国通用电气在能源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其中包括人才交流与培养。通用电气在能源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业人才队伍。双方通过互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工作交流,分享在火电、燃气轮机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例如,华能集团的技术人员到通用电气的研发中心学习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设备维护技术,通用电气的管理人员到华能集团的电厂了解中国市场的运营特点和需求。
同时,双方还联合举办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和交流,培养了一批既熟悉国际先进技术又了解中国市场的专业人才,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人才支持。
与此同时,三峡集团在水电和新能源领域与德国西门子公司有着紧密合作。西门子公司在自动化控制、电气设备等方面技术领先。双方合作开展人才培养项目,三峡集团选派优秀员工到西门子公司的培训中心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先进的水电设备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管理知识。西门子公司也派遣专家到三峡集团的项目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经验分享。
此外,双方还共同设立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学习能源相关专业,为未来的能源领域培养储备人才。通过这种人才交流与培养机制,提升了双方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了双方在能源项目上的合作顺利开展,也为推动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当今全球能源舞台上,中国能源企业以其独特的先进性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虽然在美国及其东南亚地区都受到关税上调,进出口贸易限制,甚至美国不惜启动对于光伏的“双反”调查来限制中国等困境,但是中国的新能源企业依然活力盎然,向死而生。
截止2024年前八个月,中国在全球系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达到67%。在光伏领域,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部件站全球市场份额约70%。
原文标题 : 新能源,狂飙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