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负极
出品/节点AUTO
2020年以来,随着脱碳、净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被全球所共识,新能源成为炙手可热的题材。
这其中,在光伏、储能、核能、风电、锂电之外,新能源的另一个分支——氢能,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销量分别完成3626辆、3367辆,是2021年2.04倍、2.12倍。
另据不完全统计,仅过去两年,明确已经布局氢能源的车企就有长城、长安、吉利、丰田、奔驰、现代等众多品牌。
反映到资本市场,A股氢能源指数(880705)从2020年2月初600点出头一路狂飙至2021年底1400多点,至今仍盘桓在1200多点的历史较高位。
沸腾的情绪,烘托着滚烫的贝塔,从某个侧面印证出,这会是又一块值得冒险和挖掘的“富矿区”。
洞见,万亿市场“风起”
现象级的赛道行情,往往蕴藏着现象级的商业叙事。
氢能源之所以站上时代“风口”,同样是包含着清洁、绿色、高效、安全等种种好处和资源丰富、储能时间长、能量密度大等优秀禀赋,叠加“无形的手”积极发力,擘画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首次强调了氢能将成为我国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并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
此前,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这意味着,关于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正式落地,正如当初的锂电、光伏,从寂寂无名到风生水起,离不开宏观调控的鼓励和扶持,才有了行业大幅降本,市场空间快速打开的后续繁盛。
交通运输作为距离大众最近的场景之一,也是推动起来相对容易的行业,率先尝试“吃螃蟹”。比如,长城汽车的商用车液氢重卡,车载液氢储氢系统搭载旗下如果科技的“新长征1号重卡”,已上路测试;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投入65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而从演进过程来看,当下的氢能源市场正处在历史改弦,新旧动能转换的窗口期,招商证券曾明言,氢能源现在所处的时间点类似于2010年锂电爆发的前夜。
需要指出的是,其所谓爆发前夜,并非是行业即将挥戈扩张的阶段,更多是风起、浪成前的“青萍之末”和“微澜之时”状态,即氢能源市场正在集中导入,正在大规模的意识觉醒。
这一阶段,竞争格局尚未确立,也尚未有成熟的、垄断性的龙头产生,但站在商业化和投资角度,这通常是最早、最佳的进入期,类似融资轮次中的“种子轮”。
我们不妨参考2011年成立的宁德时代,以前瞻目光和长线思维,蛰伏10年,深耕10年,终于等到新能源汽车井喷的热浪,收获业绩与股价的“戴维斯双击”。
所以,基于长坡厚雪的成长路径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技术爬坡的需要,“备案”氢能源都是有必要的。
此外,对于车企来说,竞逐氢能源,就像竞逐锂能源一样,还有开辟新增长通道,撬动新增量的考量。
数据显示,2022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冲到31.8%。
一般而言,渗透率5%~25%的区间是产业最强劲、最兴奋的时候,一旦迈过30%的临界点,往往已经来到或者过了巅峰时刻,虽然通盘还是增长的,但增速已经开始下降了,且因为剩余“蛋糕”不多了,玩家内卷会越来越严重,直到有寡头出现。
我们不妨拿2022年688.7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与3367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做对比,这个悬殊有多大,后者向上捅的“天花板”就要多高,奔跑的终点就要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