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共有京津冀、上海、广东三个,在四年示范期内,完成五部委提出的示范任务是一方面;各城市群及其包括的几十个地区,也制定了大大小小的规划目标。
香橙会研究院梳理各城市示范群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相关规划文件,以政府已披露内容为参考,全局性纵览首批示范城市群未来数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蓝图。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三大城市群所涉及的这几十个地区,截至当前仍有相当一批未公布加氢站、车辆等的数量规划。
同时,在一个城市群中,也会出现全省(市)的规划数量和具体市(区)各自出台的规划目标加总后差额巨大的情况。
考虑到规划仅是为落地实践指明宏观方向,是一个参照依据,在行动过程中,会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调整节奏。因此,这份三大城市群规划统计,权且作为行业预判地区氢能发展的风向标之一。
1
京津冀示范城市群
数据来源:香橙会研究院
京津冀城市群,由北京市大兴区牵头,联合海淀、昌平、经开区、延庆、顺义、房山等六个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山东省滨州市、淄博市等共12个城市(区)组成。
根据目前群内已公示规划报告数量加总,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在2025年的总目标是:加氢站数量在51座以上,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量在4800辆以上。
以下是群内各示范省市具体规划。
北京:北京地区总目标规划是在2023年前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车辆3000辆,在2023-2025年前,再新增37座加氢站,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1万辆。
北京入围示范城市群的区有7个。当前仅房山区对未来加氢站和燃料电池车的建设量和投放量有了明确的规划——要在2023年前,建成加氢站7座,推广燃料电池车辆到500辆;2025年前,建成加氢站15座,推广燃料电池车1000辆。
延庆区因冬奥会已规划将在1年内投放20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
大兴区仅针对打造氢能产业聚集区推出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补贴政策,未对加氢站建设和示范车辆的推广做出明确规划。
海淀区、经开区、顺义区和昌平区,截止目前,还未有相关政策出台。
天津:天津地区规划到2022年,建设至少10座加氢站,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1000辆以上,建成至少2个氢燃料电池热点联供示范项目。
滨海新区作为此次天津唯一的示范群城市(区),规划到2022年,建设加氢站6座。在滨海新区内的天津保税区目标运营燃料电池车辆不少于800辆,建设母站1座。
可以看出,仅滨海新区不能完全承接天津规划的2022年总盘子,预计还会有其他区出台一些政策。
河北:河北省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100座加氢站,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1万辆,要将氢储运成本控制在百公里8元/公斤以内。
河北省入围京津冀示范群城市有唐山市和保定市。
唐山市的政策是到2025年,建成30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3000辆。
保定市暂无相关政策出台。
可以看出,如果仅靠两个入围城市做到省级规划的目标,保定市将压力不小。不过此前石家庄出台了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规划到2022年,建成加氢站22座。如果后期石家庄有机会入围第二批城市示范群,预计可以分担不小的指标。
山东:山东省规划到2022年前,将建成30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车3000辆,到2025年,建成100座加氢站,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1万辆。
山东省入围京津冀城市群的是淄博市和滨州市。淄博市出台的政策只对购车补贴,加氢站建设、运营补贴,以及氢储运等方面的补贴,并未对加氢站数量和燃料电池车推广量进行明确规划。
滨州市暂无相关政策出台。作为首批省示范城市,为达成省级目标,预计后期两市将会再次细化相关规划。
下表做了更直观统计。
数据来源:香橙会研究院
2
上海示范城市群
数据来源:香橙会研究院
上海城市群由上海市牵头,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山东省淄博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6个城市(区)组建。
将群内已披露各市(区)规划加总后,上海示范城市群在2025年的总目标是:加氢站数量在105座以上,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量在10100辆以上。
上海城市群也有部分市(区)政策尚未披露。
上海:上海市规划到2023年,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即规划加氢站100座,建成并运行超过30座加氢站,加氢网络全国最大,形成产出规模约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000辆。
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成加氢站超过70座,车辆突破10000台。
目前,嘉定区和青浦区已有相关政策出台。嘉定区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15座加氢站,并对产业和相关配套扶持给出了补贴扶持。
青浦区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8座以上,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运营不少于2000辆。
上海临港目标是到2025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
可以预计,除嘉定区和青浦区,上海市将陆续还会有其他区的相关规划出台。
浙江:浙江省的规划是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近50座,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近5000辆。
浙江省入围上海城市群的是嘉兴市。
嘉兴市的规划是到2023年,氢能供给能力突破15万吨/年,建成加氢站在15座以上,到2025年,氢能供给能力不低于25万吨/年,建成加氢站30座。
目前,嘉兴市的规划中未提及燃料电池车辆的目标,预计后续有细化的可能或浙江其他城市会出政策分担省里的总规划目标。
江苏:江苏省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1万辆。
江苏省入围上海城市群的是苏州市和南通市。
苏州市目前的政策是到2035年,建成加氢站70座。
南通市没有最新的政策出台,早期的政策是到2020年,建成3-5座加氢站。
可以发现,两市当前的规划状态比较难以和省级目标相匹配,预计后续会有细则出台的可能。
山东:入围上海城市群的是淄博市,详细见上文。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到2023年,绿氢制取能力达到10万吨/年,燃料电池车推广量达到3800辆以上,到2025年,绿氢制取能力达到50万吨/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1万辆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入围上海城市群的城市是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目前的规划是到2025年,推广100辆燃料电池车。可以看出,鄂尔多斯的目标推广量仅内蒙古总规划量的1/10,后续应该会有更多的城市来分担。
另外,内蒙古强调了绿氢的制取能力,由于内蒙古的风光资源十分丰富,未来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方面将会取得重大发展。
宁夏:宁夏自治区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1-2座日加氢能力500公斤以上的加氢站。
宁夏自治区入围上海城市群的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暂无相关政策出台。由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可以知道,未来此地将会有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供应。
上海城市群政策统计表如下:
数据来源:香橙会研究院
3
广东示范城市群
数据来源:香橙会研究院
广东城市群由佛山市牵头,联合省内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阳江市、云浮市以及福建省福州市、山东省淄博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等地组建构成。
梳理群内已公开的市(区)规划进行数量加总后,广东示范城市群在2025年的总规划是:加氢站数量在98座以上,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量在3600辆以上。
同样,广东城市群亦有一定数量市(区)待披露规划。
广东:广东省规划到2025年,制氢规模约8万吨,建成加氢站约300座。广东省入围的8个城市中,仅佛山市和广州市有相关政策出台。
佛山市规划到2025年,加氢站达43座,氢能汽车产能达3万辆/年。
广州市规划到2022年,建成加氢站不少于20座,燃料电池车辆示范不低于3000辆,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不少于50座,在公交,环卫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30%。
广州市推广的燃料电池汽车肯定不止这些——9月14日,广东-韩国氢能源经济合作研讨会上,黄埔区发改局副局长吴捷峰表示:“我区正在牵头起草《广州市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方案》(2021-2025),计划四年示范期内,在全市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
可以看出,在目前广东省和已有的各市的规划中,还并没有明确到2025年示范车辆规划目标,预计后续广东省会有细化的政策出来,其他入围城市也会跟进分摊指标。从佛山市的政策中,可以看出佛山市会以发展氢燃料电池车产业为重点,围绕这个重点进行产业链布局。
山东:入围广东城市群的是淄博市,详细见上文。
内蒙古:此次入围广东城市群的是包头市,目前包头市暂未有相关政策出台。
安徽:安徽省氢能发展产业规划目前正在制定中,预计很快会有结果。入围广东城市群的城市是六安市。六安市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加氢站5座,推广燃料电池车600辆,燃料电池船舶10艘。
福建:福建省暂无氢能相关规划的政策出台。此次入围的城市是福州市。目前福州市仅出台了对燃料电池车购置,加氢站运营,科技创新和研发费用等各层面的补贴政策,相关的目标规划也还没有。预计后续省级及市级政策也会陆续发布。
广东城市群已出台涉氢规划汇总表如下:
数据来源:香橙会研究院
4
结论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到 2025年,我国加氢站的建设目标为至少100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就当前各示范群入围城市已公布的政策看,到2025年要达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所定目标,看起来似乎有些困难。
当然,三大城市群落地政策仍待细化,不排除一些城市群在车辆推广上会有大动作——行业里就流传,在广东一个新能源汽车专题会议上,广东省就提出了一个10万辆级别的示范期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目标,当然这未必是最终数字。
并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也不仅仅包括三大城市群,还包括山东省“氢进万家”重大专项等省份;再说首批三大城市群之外,不排除还会有第二批城市群;另外,示范城市群之外的省市也有很多在积极发展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并有相关明确的规划和扶持政策已出台。在到达2025年前,上述数字将会不断增长,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车产业的版图将慢慢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