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和特斯拉渊源很深,苹果从特斯拉挖了大量的人才,包括工程、造型和自动驾驶等,马斯克对此也不屑一顾。但从这方面来看,苹果造车的决心是由来已久,只是在于是否能拿出革命性的产品。
自动驾驶是苹果汽车必须具备的能力,在2019年,苹果还将面临倒闭的Drive AI并购,以提升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此外,在车上的很多硬件,可能都需要苹果来重新定义,例如各类可编程的零部件,从而在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也大大拓展了汽车的适用性、娱乐性、安全性和商业价值。
还是那句话,苹果汽车,不出则已,一出惊人!
华为汽车业务已经被业内跟踪了很久,也普遍认为华为一定会造整车。从底层技术来看,华为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拥有的技术能力,不亚于、甚至是强于特斯拉,在生态、万物互联方面,特斯拉更不是对手,可能还得看苹果汽车。
目前,华为官方定调是三年内不造车,任正非还特意签发了文件,并且强调,谁提造车,就可以调岗(可能是调去造车吧,哈哈哈哈,别逼逼,干就玩了呗)。但是,从组织架构上看,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从ICT管委会,划分到消费者业务管委会,并且由华为手机的老大余承东全面负责汽车业务。
在产品层面,华为和北汽新能源合作的ARCFOX车型,明年将会全面搭载华为HI方案产品,并且是贴上华为汽车业务的“HI”标。此外,华为和长城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合作,更重磅的是,华为和长安、宁德时代正在合作全新的高端品牌,并且在2021年量产上市,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传感器配置方案包含了5个激光雷达。
在自动驾驶领域,华为自动驾驶能力包括软件算法、芯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华为具备自动驾驶全栈式能力。目前,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可能也是所有公司中最多的,甚至超过了Waymo这样只研发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毕竟,华为想做的东西大多了,不一定都用自己的,但,一定要有,免得再被卡脖子。
至于华为汽车,外界还都是认为其会造车,随着苹果造车消息的传出,华为造车也是可以期待的。毕竟,苹果和华为,前后也就是相隔了半年开始进军汽车领域,最终可能会在汽车领域上演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
未来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品牌,三个品牌可能是不能忽视的:特斯拉、苹果和华为。
06
激光雷达的车规级量产
目前,行业普遍认为,要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是必不可少的传感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需要车规级的量产激光雷达。
在2020年,激光雷达上车,已经成为了潮流。长城汽车宣布,要在量产车型上激光雷达,小鹏汽车宣布要上激光雷达,蔚来在1月9日的NIO Day也要宣布上激光雷达。就在今天,速腾官宣为北美车企批量发货,是全球首批车规级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据车智君了解,将搭载在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的量产车型上。
虽然都在宣传是车规级的激光雷达了,但是,真正上前装量产车型才是王道。
激光雷达还没几款产品上前装量产车型,激光雷达公司倒是有5家要在美国上市了,包括Velodyne、Luminar、Innoviz、Aeva和Ouster,其中Luminary的市值突破了100亿美元,因为其拿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车企前装定点单子。
在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禾赛已经递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另一家被认为可能要接近上市的是速腾聚创。2021年,激光雷达市场可能要迎来全面的爆发,激光雷达公司趁着这个市场机遇,扎堆上市可能是明智的选择。
12月21日,华为首次公布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从研发到拿出产品,也不过是4年的时间,作为定位前装量产的产品,华为目前已经有多个车型的配套经验,并且建立了第一条车规级激光雷达的Pilot产线,产能规模朝着10万套/线在推进。
可以想象,2021年的激光雷达,必然走向车规级+残酷价格战的竞争。这样的市场环境,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公平而残酷的,只有拿出更好的产品、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07
总结和展望
2020年的自动驾驶行业,经历了年初疫情的考验,各路自动驾驶产品和设备,纷纷奔赴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让人类渴望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让资本看到了市场的潜力。
在2020年,自动驾驶行业,继续上演疯狂的融资戏。Waymo一出,无人争锋,首轮就是30亿美元的融资金额,大大补充了Waymo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对员工期权有了外部定价,从而可以稳定军心。
所有的自动驾驶公司都需要融资,有公司融资看起来很顺利,并且融了还不止一轮。有公司融资就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最终还是如愿以偿。所有的磨难,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企业的成长,也离不开这种磨难。磨难过后,凤凰磐涅。这也是车智君,实实在在观察到的。
有并购、有卖身、有创业者的坚持、有巨头的跑步进场,这就是自动驾驶的魅力所在,这个可能也是继新能源后,最大的风口。在2020年,新能源是彻底火了,二级市场的标的,包括特斯拉、蔚来、五菱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等,都涨了。
展望2021年:
自动驾驶在业务层面,随着各家融资到账,将会继续推进商业化的落地,试运营、运营、区域运营、规模运营,可能会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低速场景、封闭场景等技术难度更低的场景。
在量产方面,自动驾驶公司和车企之间的合作会更加紧密,努力推进自动驾驶的前装量产落地,或许,在高速场景,或许我们能看到千台级规模的应用,在低速场景,我们能万台级规模的应用。
在多场景商业化方面,由于不同场景,要使用完全不同的硬件车辆平台,以及面对完全不同的客户群体,难度其实不亚于独立操作一家全新的公司。这需要开展多场景业务的公司,做好心理准备,并且有足够的投入。有时候,坚持战略定力会更重要。
在2021年,自动驾驶产品将会更多的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出现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提供各类的服务。也可以预期的是,自动驾驶行业,会继续成为投资的风口,甚至,在二级市场,也会有机会让更多的投资人参与。
2020年终于过去,2021年新的开始!
备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