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2018财报:盈利下跌、靠合作止血、边缘化徘徊

杉车网
关注

大众将要收购江淮新闻被传得沸沸扬扬,收购事件发酵几天后,以江淮、大众双方否认告终。

被收购虽是传闻,江淮汽车江河日下的状态却是事实。据江淮汽车发布的2018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公司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77,000万元(7.7亿元)左右。公告发布后,江淮汽车对亏损的原因做出了5点预测。

一是,行业不景气,汽车销量下滑、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二是,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专有技术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增加;三是,部分合营企业项目正处于费用投入阶段,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四是,公司继续坚持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五是,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无论亏损的原因有哪些,回头看江淮汽车近几年的情况,盈利连年创新低、产品并不突出、依靠合作止血,这样的发展模式还能走下去吗?

盈利大跌,原因有三

江淮汽车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4.91 亿元,同比增长13.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62 亿元,同比增长 35.49%。

江淮汽车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江淮实现营业收入491.46亿元,同比下降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2亿元,同比下降62.83%。

江淮汽车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公司业绩预计亏损 77,000万元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0,000万元左右。

两年时间里,江淮汽车盈利大跌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一来,销量的负增长是导致利润下降。

据悉,在2012年到2015年这3年间,江淮汽车的销量每年都还保持着一定的增长,直至2016年底,江淮汽车全年SUV销量的增幅突然降至8.9%,其他车型销量也随之降低。而在2017年,江淮汽车总销量更是大幅度下滑,创八年盈利新低;到了2018年,除了多功能商用车和大型客车有所增长外,其余产品均为负增长。汽车销售作为车企收益的主要来源,连年的销量下滑,使得江淮汽车利润急剧下降。

二来,“生锈门”影响持续扩大,品质仍受质疑。

自2013年央视“3.15”曝光的江淮同悦轿车车身生锈事件之后,江淮汽车口碑下滑。生锈门事件导致,原本口碑销量俱佳的江淮汽车在同类竞品中声誉下降,毕竟任何消费者都很难看上有污点的汽车。江淮汽车由于本身的品牌影响力较低,产品质量不高,被长城、吉利、长安等国产品牌远远甩在后面。

三来,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抢占了江淮的市场份额。

这几年国家经济实力日渐强劲,自主品牌在纷纷实现销量、利润双增长,国内汽车市场也连续几年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在此趋势下,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快速扩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几年白热化的角逐,比亚迪、长城等品牌越做越大,江淮、奇瑞等汽车逐渐边缘化。

产品:业务广泛,缺少核心竞争力

江淮汽车作为一家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其拥有商用车、乘用车、客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五大业务板块。其主导产品包含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专用底盘及变速箱、发动机、车桥等。

自90年代开始,JAC轻卡及JAC重卡就成为卡车领域的领头羊,持续十几年占据着中国商用车业务的大半销量。还获得众多荣誉:中高端轻卡市场保有量第一、轻卡再购率第一、中高端轻卡出口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等等。除此之外,江淮汽车在MVP、SUV领域,也曾经风光过……

江淮汽车以瑞风系列MPV车型车切入乘用车市场后,赚了个金钵满盆。2002年上市的江淮MPV汽车,2004年就在国内MPV市场取得了第二名,2005年继续保持领先夺得MPV行业销量冠军。

在国内SUV热潮里,江淮汽车也在轿车、SUV市场布局,直至2013年推出小型SUV—瑞风S3,作为国产小型SUV的开山鼻祖,瑞风S3很快火了起来,在激烈的SUV市场蝉联2015、2016全国小型SUV销量冠军。

然而好景不长,近几年瑞风系列MPV车型销量平平,已不复当年的辉煌。而随着SUV品牌的崛起,瑞风S3较高的售价、创新不足的弊端显露,随后在SUV浪潮中沉沦。

中汽协数据统计显示:江淮瑞风S3在2016年年初的月销量可达到2.4万辆,到2017年年底该车的月均销量仅为5,442辆,2018年5月该车的月均销量仅为2,029辆,缩水了将近10倍。支柱车型瑞风S3的衰落也直接导致江淮乘用车在SUV市场兵败如山倒。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变革推进,新能源汽车成为江淮汽车卷土重来的转机。自2018年以来,江淮汽车先后推出了江淮M3、M4等MPV车型以及首款搭载“安+”系统的瑞风S7超级版和瑞风S4等SUV车型,还有iEVA50、iEV6E和iEV7S等多款新能源车型。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125.28%的涨幅,为江淮下一剂定心药,或许江淮汽车可以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捡回失去的荣誉。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