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车更好?

车轱辘
关注

在同样的价格下,究竟是买插电混动车好,还是购买传统能源车好?插电混动价格不低,但却更加省油,并且和传统燃油车一样不用担心续航里程。就拿市场最火爆的SUV车型来说,插电混动SUV越来越多,是否会对传统能源SUV带来冲击?而同样的价格下买插电混动好还是传统能源车好?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插电混动车型依靠政策抢得一席之地

就拿才上市不久的WEY P8来说,市场售价售价为29.28-31.28万元(补贴后全国统一价为25.98-27.98万元),而唐补贴前的价格为26.59-29.99万元,补贴后比P8还略便宜。同样价格的热销中型SUV还有途观L和昂科威等,在相同价格下买谁更合适?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或许,有人觉得唐和P8与途观L和昂科威目标消费者并不重叠,中国品牌在品牌溢价层面的确不及合资车,但在产品力上却扳回不少分数。假如抛开品牌层面,现在很多限购城市消费者迫于车牌的约束,也不得不开始选择价格高昂的插电混动,比如在上海和贵阳等城市购买插电混动就能轻松获得车牌,且不必像纯电动汽车一样担心续航里程。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从销量来看,刚上市的P8在5月销售了503辆,刚上市首月还算不错,背后说明了限购城市对插电混动的需求开始增加。比亚迪唐在2017年全年有1.46万辆销量,而今年前4月总销量有0.19万辆,同比下滑56.96%。唐销量的下滑,背后反映还是更多消费者还是钟情同价格的传统燃油车。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四款车里P8以高颜值大空间脱颖而出

尽管四款车都是定位中型SUV,后来者的P8颜值更加动感,但途观L和昂科威依然很经典,要不然也不会那么畅销,不过究竟谁更好看只有消费者自己去评判。在空间层面,P8以2950毫米的轴距,在车内驾乘空间上略有优势。可是,作为理性购车来说不仅要对颜值和空间进行对比,更要对产品力进行全方位对比。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动力:双电机加发动机的唐超越对手

唐、P8、途观L和昂科威都是搭载2.0T发动机的情况下,昂科威2.0T发动机以输出260马力和400牛米扭矩,成为在燃油发动机中动力最强劲的车型,不过唐和P8还有电动机驱动,唐是双电机,而P8是后单电机。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在电机层面,唐前后两个电机都是输出110千瓦和250牛米,而P8只有后电机一个,只能输出85千瓦和195牛米。在综合电机和2.0T发动机之后,唐和P8分别输出371千瓦和250千瓦,以及820牛米和524牛米,比途观L和昂科威仅有2.0T燃油发动机动力强劲了不少。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插电混动性能比传统燃油车强且油耗更低

在加速性能方面,唐、途观L、P8和昂科威百公里加速分别需要4.9秒、7.5秒、6.5秒和8.2秒,可见插电混动车在加速性能上比燃油车还是更厉害。纯电模式续航里程方面,尽管唐和P8都是配备的三元锂电池,唐和P8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分别为100公里和50公里,而目前只有上了50公里的插电混动,国家才有补贴。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插电混动车型不仅加速快,且更省油!虽然可能自己开不出来工信部公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但油耗还是比传统然后车的油耗低很多,唐、途观L、P8和昂科威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为1.8L、8.2L、2.3L和8.8L。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不过,插电混动车型不充电情况下,仅选择燃油驱动油耗也并不低,因为电机和电池加重了车身重量,导致了油耗更高,而智能电驱和发动机驱动的分配行驶,才造就了经济油耗。

购车时建议远离干式双离合且选择配置更丰富车型

在变速器方面,除昂科威是配备的9AT变速器,其余三款车都是配备的双离合变速器,途观L是7速双离合,而唐和P6都是6速双离合,唐为6速干式双离合,而P8为6速湿式双离合。在堵车时变速器散热方面,湿式双离合更利于散热。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在底盘悬挂硬件相当的情况下,四款车都是四驱模式,只是底盘调教略有差别。在配置方面,后来者的中国品牌唐和P8在配置上比同价位的传统合资燃油车配置高,不过同价位的昂科威和途观L其实配置也很丰富,完全有得一拼。

相同价格买插电混动还是传统能源车更好?

写在最后

经过全面对比来看,同样补贴后价格下,部分消费者很难获得车牌资格的情况下,可能越来越多消费者会选择插电混动车型,比如在贵阳和上海等这样的限购城市但对插电混动车型却网开一面,可以免费获得车牌。今天就唐、P8、途观L和昂科威四款为代表的插电混动和传统燃油车,消费者您又会选择谁呢?如果没办法需要靠插电混动获得车牌,那就购买吧!而同样的价格预算下,还是购买插电混动车型,后期的使用成本更低。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