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接下来的机会与风险?

锦缎
关注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近期以来,因受大市调整及风险偏好收敛等因素冲击,人形机器人板块陷入持续回调。尤其是此前被疯狂爆炒、估值一度超120倍的相关龙头回撤跌幅超40%,比如长盛轴承、兆威机电、汉威科技等。

不过,以双林股份为代表的部分公司,因本身业绩较好、估值相对偏低,股价表现韧性更强,且屡获机构关注。那么,如何看待以双林股份,以及机器人板块,接下来的机会与风险呢?

01

基本面不可同日而语

双林股份总部在宁波,于2010年挂牌深交所。上市之后,公司通过业务外延以及一系列并购,驱动业绩在2018年及之前保持较好增长。不过,后来因商誉减值等多方面冲击,公司于2018-2019年出现罕见连续亏损,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触底,此后才有所改善。

经过资产剥离整合后,双林股份目前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内外饰及电机部件(含座椅水平驱动器、水平滑轨电机、抬高电机、靠背调角电机、仪表台、前后保险杠、门板、中控等)、轮毂轴承、新能源电驱动系统,2024H1营收占比分别为57.6%、28.6%、10.8%。

2024年开始,双林股份一路高歌猛进,与此前几年的停滞增长态势大相径庭。据预告,2024年营收为46.78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508%,扣非归母净利润则为3.16亿元,同比增长304%。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1.8亿元,同比增长93.4%-132%。

双林股份业绩实现大增,一方面,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拉动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较强,绑定了更多终端下游新能源车企客户。

比如,座椅水平驱动器(HDM)此前被德国、日本等外资巨头垄断,且常应用于中高端燃油车型。但双林打破了海外技术垄断,凭借性价比等优势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2023年,双林HDM在国内市场份额约为40%,全球份额接近20%,且通过供货给佛吉亚、李尔等座椅Tier1巨头绑定了特斯拉、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上汽、奇瑞以及理想、赛力斯等新势力客户。

业绩大幅改善之下,双林股份盈利能力同样大幅抬升。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末,公司毛利率为20.4%,创下2019年以来新高。净利率为11.3%,较2023年末提升9.4%,创下2011年以来新高。

 

图:双林股份经营利润率表现,来源:Chocie

展望未来,双林股份的主营业务还会有一定成长性。

其中,内外饰及电机部件业务,继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HDM等部件从过往大多只配备中高端车型向新能源中低端车型普及渗透的大趋势;轮毂轴承业务,在国内放弃了低端红海市场,更加聚焦中高端定位,持续拓展新能源新势力客户,海外落地泰国工厂,支撑出口规模扩大。

综上来看,双林股份在2024年实现了困境反转,且接下来还有一定成长空间。不过,双林主营业务也面临竞争加剧的风险,除HDM等少数零部件具备较高经营壁垒外,其余零部件产品竞争对手较多,存在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02

滚柱丝杠技术突围

双林股份HDM产品在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轴承产品市占率排名前十,均验证了公司在制造精度、性能与寿命等技术、工艺层面均有一些积累。这为公司跨界切入车用EHB滚柱丝杠和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奠定了一些技术基础。

2023年7月,双林车用EHB滚柱丝杠项目正式立项。2024年5月,该产品样品成功打造并送样客户。与此同时,公司立项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并启动设计工作。

短短4个月之后,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样品打造完成并开始客户送样。2024年12月,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第一条产线落成。

2025年2月,双林股份完成对无锡科之鑫的收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该公司自主研发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磨床,具备行业“卡脖子”的内螺纹磨床技术,加工精度可达C3、C2级,技术实力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使双林股份能够成为全球少数能够量产制造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的企业。要知道,设备决定丝杠的加工精度和效率,磨床是丝杠加工的核心技术壁垒,其精度直接决定丝杠精度。

另一方面,该收购能让双林股份内螺纹磨床的成本从数千万元降低至300万元,交付周期缩短75%,强化了生产丝杠成本等优势。

此前,宇树机器人不使用行星滚柱丝杠,主要就是有两大痛点:一来,国产丝杠企业与海外巨头存代差,基本需要依赖进口;二来,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若类似双林股份这类国产本土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显著降低成本,其实有利于本土主机厂加速量产进程。

3月13日,双林股份在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国产首款“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该产品传动误差控制在±0.003mm,相比传统滚珠丝杠,承载能力提升300%,使用寿命延长3 倍,同时突破长径比10:1 的螺母制造技术壁垒。

双林股份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在高端滚柱丝杠领域的技术空白,且成本优势显著,可满足工业、服务机器人等多场景应用。此前,全球高端滚柱丝杠市场85%以上份额被欧洲(如SKF、Rollvis)和日本企业垄断。

此外,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与标准型工作原理相同,但动力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反转,在紧凑性、精度、负载能力和集成度上有优势,可能会助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份额,乃至引导成为市场主流。

要知道,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等机器人厂商采用的便是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而国内本土机器人并未明确使用那种类型行星滚柱丝杠。

丝杠在人形机器人中是一种相当核心的零部件,技术壁垒最高,国产化率低,单机占比大。除双林股份外,丝杠产品完成研发,且具备量产能力的龙头企业较少,主要为南京工艺、新剑传动这类本身处于该赛道的玩家,最高加工精度均为C3级。

跨界新势力中,震裕科技的进度也比较快,已经成功研发出人形机器人所需的整套丝杠产品,精度覆盖C3、C5等级。不过,该精度水平仍要低于双林股份整合无锡科之鑫公司可能具备的C2级。

因当前丝杠产品均为大规模放量,谁家技术领先、绑定更多下游主机厂客户,谁就拥有抢占未来更多丝杠市场份额的可能。因此,资本市场对新技术突破、绑定链主企业等产业新闻给予了高端关注,且积极进行定价。

在3月13日丝杠新品发布后,双林股份股价快速迎来了主升浪行情,在短短7个交易日之内大涨60%,而后才伴随大市才有所调整。

机器人技术进展与商业化能力,才是双林股份未来基本面最大看点。否则,按照普通汽配零部件业务来给估值,20-30倍可能就顶天了。但有了机器人前景业务的布局与深入,估值才很快上了大台阶。

03

坐等关税利空出尽

当然,包括双林股份在内的机器人企业,在中短期内面临重大估值动荡风险。

4月2日,美国官宣“对等关税”措施。分国别看,中国34%、欧盟20%、越南46%、日本24%、印度26%……据测算,本次对等关税完全落地后,美国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将升至20%以上。

各国关税超预期幅度

这会有两大严重后果。其一,大大加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一旦如此,按照历史经验看,往往会伴随金融危机。其二,关税实施将大幅增加美国通胀风险,有机构测算美国通胀率将从2.8%提升至4.8%。

那么,美国经济或陷入衰退,或陷入滞涨状态,均对估值高高在上的美股均会是重大打击。而美股又是全球股市风向标,通过外资流动以及市场情绪对A股市场造成冲击。

此外,美国针对中国再度加征34%关税,远超市场预期,会拖累整体增长,利空A股大市。目前,A股尚未对关税这类利空基本面进行充分定价,接下来面临不小调整压力。

A股大市下行,市场风险偏好必定收敛,对于估值高高在上的人形机器人更为利空。前期因机器人概念,估值突破100倍、150倍的相关龙头,将面临新一轮估值下行重大风险,而估值50倍出头的双林股份也难成“避风港”。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国际局势下,更应该重视投资风险,尽量坐等关税重大利空出尽,择机再入场或是更好的一种策略。

       原文标题 : 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接下来的机会与风险?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