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测接入DeepSeek,微信AI搜索呼之欲出?

唐辰同学
关注

微信搜索为何在此时接入DeepSeek?‍‍

2月15日深夜,唐辰在使用微信搜一搜时发现,微信搜索正在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R1。部分微信用户可以点开微信搜索框,进入“AI搜索”页面,在“问AI”入口,提供“快速回答”或者“深度思考”两个选择。

“王炸组合”

根据页面介绍,“快速问答”模式,提供最常用,快速高效的回答。实际上,“快速问答”正是微信在2024年中推出的AI问答功能:微信搜索除了提供常规的搜索结果外,还会再结果页顶部显示AI生成(AIGC)的答案。

“深度思考”模式,由DeepSeek-R1模型经过长思考而提供的更全面的回答。使用过程中,该模式会展示思考推理的流程,和独立的DeepSeek App并无二致。

实测过程中,我以“唐辰同学的内容风格是什么样的”提问,“深度思考”详细的展示了其思考过程,将相关搜索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最后,“深度思考”模式提供了“深度分析与逻辑性”、“行业洞察与前瞻性”、“案例驱动与实操性”、“跨领域视角与批判性”、“语言风格(专业而不失生动)”5个方面的总结,并单独列出典型内容场景。

而且,“深度思考”还给出阅读建议:唐辰同学的内容适合关注互联网行业动态、产品运营策略的读者,尤其为从业者提供兼具理论框架与实操参考的深度解读。

这个“深度思考”提供的结果,其信息源既包括公众号推文、也包括网页信息,并且在页面最下方还支持继续提问。但受限于语料库以及训练效果,还是存在信息茧房、以及找不到历史回答并且无法连续回答等问题。

微信的功能介绍页面显示,本产品涉及对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提供与使用。DeepSeek系列开源大模型由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提供,特此鸣谢深度求索公司与DeepSeek开源社区对大模型开源及相关研究的贡献。

目前,仅有部分用户获得测试资格。这也意味着,“DeepSeek旋风”已经吹到微信,微信也借此在搜索场景中再度加码AI,朝着打造社交场景的智能知识中枢的目标再进一步,其“AI搜索”的野心也呼之欲出。

对于“微信+DeepSeek”的合作,有网友评论,“国运级AI+国民级应用,真正的王炸组合”。

剑指“AI搜索”

我更关心的是,微信搜索为何会在此时拥抱DeepSeek?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受“DeepSeek效应”影响。作为开源路线的坚持者,DeepSeek的成功被认为是开源大模型的胜利,开源的价值也被极度放大。今年春节以来,各大互联网平台、手机厂商、新能源车企、大模型厂商等纷纷接入DeepSeek,希望在这轮开源浪潮中占得先机。

典型如百度,在2月14日当天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要知道,此前百度都是强调“闭源”,也是最坚定的“开源”反对者。李彦宏的态度反转,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受DeepSeek的冲击。

另外一方面,微信搜索拥抱DeepSeek,其本身的考量就在用户打开搜索框后显示的四个字上:AI搜索。也就是说,微信的更大野心是剑指AI搜索。

此前,元宝主推其AI搜索,整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微信生态内容,以此作为与其他同类AI应用的竞争优势。

这一次,微信搜索直接接入DeepSeek,显然是近水楼台,将在微信生态的用户体验、内容生态、商业化路径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比如在微信内容生态层面,微信AI搜索整合公众号文章、视频号、小程序服务、朋友圈、网页等内容,实现“社交+信息+服务”的一站式搜索。特别是对内容创作者来说,AI搜索将以较高效率解决“内容沉没”问题:公众号历史文章、视频号长短视频等长尾内容价值,都可能因AI推荐被重新发现。这将进一步激励深度、有价值内容的生产。

在此基础上,微信的用户体验、商业化路径也将面临重构。微信生态分散的内容信息(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都将被“对话式”的智能交互跨场景聚合,改变传统搜索依赖关键词匹配,呈现结果更加精准、高效。

举个例子,有用户搜索如何在北京首都机场T3搭乘网约车,我之前在微信问一问发布的“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网约车最快搭乘指南”,便会直接呈现在搜索结果页面,并且有可能关联到相关公众号文章或者商家小店。

此前,唐辰曾在《微信要在搜索框里复制出一个“知乎”?》一文中分析,微信已经是一款超过13亿用户的国民级超级App,其内部已经“生长”出不同的内容载体,比如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视频号、看一看、听一听等。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微信生态内的内容池多处于割裂、分离的状态,用户很难通过某个途径或者通道去获取相关信息。搜索自然成为打开微信内容库的钥匙,通过人找信息,与推荐形成互补,打通微信全域、串联整个微信生态,进行有效的信息分发。

对于搜一搜的定位,微信团队曾表示,微信并非在做一个纯粹独立的搜索引擎,而是作为微信生态的一环,让更好和更合适的内容、服务,跟用户之间产生更精准的连接。

其呈现的搜索结果,是以微信生态的内容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服务、品牌三种类型。

DeepSeek等产品接入微信,也是大模型找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微信可以借用AI分析微信生态内用户行为和搜索内容,进一步个性化推荐,甚至在用户搜索之前就提前预判需求。

比如用户直接搜索“打车”“外卖”等关键词,可跳转小程序,无需跳出微信,形成“搜索-服务”闭环。其典型表现即是2024年10月,微信官方宣布上线搜一搜“搜索直达”功能。

这种从被动搜索到主动推荐的转变,也是微信搜索瞄准“AI搜索”的路劲之变,搭建更加智能的搜索服务体系。

但对于微信搜索来说,它的优势和挑战都是源于微信生态的封闭性。即便AI搜索呼之欲出,大模型行业所面临的隐私保护问题、过度依赖AI导致的体验复杂、大模型幻觉等问题,也将是微信面临的挑战。

从这点说,微信的克制,也并不全是坏事:慢一点,也可能是快一点。

       原文标题 : 灰测接入DeepSeek,微信AI搜索呼之欲出?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