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超2500亿!“眼茅”爱尔眼科到底怎么了?

侃见财经
关注

一则“爱尔眼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拳击患者头部”的视频,将爱尔眼科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媒体红星新闻报道,视频中的事件发生在2019年,起因是82岁的女患者因左眼看不清到广西贵港爱尔眼科医院做治疗手术,没想到手术中遭到兼任院长的医生冯某某捶打,而贵港爱尔眼科医院正是上市公司爱尔眼科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其实,这已经不是爱尔眼科第一次发生医疗事故。2020年,武汉抗疫医生艾芬在爱尔眼科进行治疗,其右眼视网膜却在5个月后脱离,该医疗事故一度引发舆论热议。在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以爱尔眼科作为搜索词,搜索出来的投诉高达107条,投诉中不乏“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永久性创伤”等医疗事故类型的投诉。

最近两年,在利空的影响下,爱尔眼科的股价持续回调,和历史高点相比已经跌去了六成,市值则蒸发超过了2500亿。作为市值超千亿的眼科巨头,爱尔眼科为何会频频发生医疗事故?黑天鹅不断的爱尔眼科,还有投资的价值?

高杠杆模式的“反噬”

实际上,爱尔眼科之所以会频繁发生医疗事故,和其这些年来一直沿用的高杠杆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

爱尔眼科在2009年从创业板上市,是创业板28家首批挂牌企业中的一员,并在2014年启用“并购基金”模式。

所谓“并购基金”模式,即爱尔眼科会成立一个专门用于孵化新医院的基金,其中爱尔眼科会出资10%左右,其余90%的资金则由金融机构、金融公司和个人等出资。由于出资不多,这笔资金并不需要并入到财报,在等到被并购的医院达到相关标准后,爱尔眼科才会进行收购,这样的模式可以让目标医院有更大的确定性,减少业绩不达标情况的发生。

对于“并购基金”模式,市场上不乏认可的观点。此前西南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指出该模式的优越性,“通过产业基金培育体外标的,再以定向增发和自有现金完成收购闭环,保证体外优质资产持续注入。”

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爱尔眼科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启用“并购基金”模式之前,爱尔眼科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有71家医院,其中,上市公司旗下54家,产业并购基金旗下17家;而到了2021年年底,爱尔眼科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共有723家,7年时间爱尔眼科的规模扩张超过了10倍。

不过,任何模式都会有两面性,“并购基金”模式自然也是如此。这一模式会有两大弊端,第一是容易催生利益输送的情况,由于基金中有90%的资金都来自外部投资机构,为了满足机构的投资需求,爱尔眼科往往会用更高的溢价去收购目标医院,例如在2021年收购的绍兴爱尔,当时的所有者权益只有148万元,但爱尔眼科的收购价却高达5727万,溢价了55倍。

第二个弊端则是容易出现管理缺失的情况,进而引发医疗事故。在上面的内容中提到,爱尔眼科通过“并购基金”模式,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规模扩张了10倍,这样的扩张速度导致爱尔眼科很难对旗下眼科医院有较好的管理。最近几年,爱尔眼科频繁发生医疗事故,而这几年正是爱尔眼科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年。

从目前来看,频频发生的医疗事故其实更像是“并购基金”模式下的反噬,爱尔眼科或许该重新做出抉择了。

“眼茅”还值得投吗?

最近两年,随着白马股泡沫的破裂,爱尔眼科的股价不断走低。

和2021年7月的最高点42.64元/股相比,如今爱尔眼科的股价已经跌去了63.23%,市值则缩水超过了2500亿。

那么,爱尔眼科还值得投资吗?

从业绩来看,爱尔眼科还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截至今年三季度,爱尔眼科分别实现营收和净利润为57.95亿和14.69亿,同比增长17.22%和37.28%,相比于2021、2022年多个季度都是个位数的业绩增速,今年爱尔眼科的业绩明显回暖。

不过,目前爱尔眼科还藏着一大隐患,那就是超高的商誉。截至今年三季度,爱尔眼科的商誉高达59.01亿,这些商誉其实也是“并购基金”模式下的必然结果,毕竟正如上面的内容中提到,很多并购医院都是溢价收购的。由于部分收购医院业绩不达标,2020—2022年,爱尔眼科累积计提商誉减值分别为7.88亿元、9.87亿元和11.27亿元,今年会否计提尚不得知。

实际上,投资爱尔眼科这家公司,更像是在投资“并购基金”模式,毕竟其之所以能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并购基金”模式功不可没。不过从目前来看,在渡过了高速发展期之后,“并购基金”模式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反倒是弊端越来越多。

从机构持仓来看,大资金对于爱尔眼科的态度也是越来越谨慎。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爱尔眼科的基金持仓家数为195家,占流通股比例为14.1%;而在去年同期,爱尔眼科的基金持仓家数为287家,占流通股比例为17.47%。虽然爱尔眼科的股价在今年大幅回调,但机构却依旧在减持爱尔眼科,很显然大资金也不看好爱尔眼科的未来了。

对于爱尔眼科而言,其能够有今天的体量,“并购基金”模式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永远沿用下去,对于如今市值超千亿、坐拥数百家眼科医院的爱尔眼科而言,未来想要走得更远,那就需要从“并购基金”模式做出改变了。

       原文标题 : 市值缩水超2500亿!“眼茅”爱尔眼科到底怎么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