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下一个千亿赛道 | 直击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

Chaos新观察
关注

Chaos新观察  No.16

解锁2023全新流量密码!

文 | 梧桐

报道 | Chaos新观察

ID | GoChaos

封面来源 | WRC

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

8月16日至22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及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正式举办,北京亦庄挤满了科技发烧友,有头有脸的机器人企业基本都到齐了。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

人形机器人的风早已吹了几十年。今年5月,马斯克宣称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要卖100亿台,并表示特斯拉未来将以人形机器人为基础。6月,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出“具身智能”,即像人一样能与环境交互感知,自主规划、决策、行动、执行能力的机器人/仿真人,并称之为AI的终极形态。

再加上GPT大模型、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赛道又热了起来。据高盛预测,人形机器人2025-2035年销量CAGR可达94%,2035年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AI落地蓝海场景,产业链各环节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机遇。

本届WRC上,小米、宇树、达闼、大连蒂艾斯等众多企业纷纷搬出了最拿手的人形机器人。伴随着多地发布的支持政策,人形机器人似乎利好不断。但在热闹之下,人形机器人又能否真正走向产业化落地?

01

人形机器人站上C位

本届大会上最为吸睛的,就是站上C位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外形各异、功能多样、数量众多,正是当前火爆的行业最直接的写照。

博览会入口处,是来自EX ROBOT(大连蒂艾斯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有的是“讲解大叔”,有的是“服务生”;有的是诗仙“李白”,有的是“赛博朋克”。

EX ROBOT展出的人形机器人

据介绍,这些仿人形机器人全身最多具有140多个自由度,拥有“人类活动水平的灵巧双手”、“仿生皮肤”等,可“再现几乎全部人类微表情”。不过在实际效果方面,一些动作表情还是显得僵硬,看起来有些瘆人。

优必选展出的熊猫机器人,外观更为可爱亲民。工作人员介绍,优必选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交互系统”,集人机交互、指令理解、自主规划、任务执行等技术于一体,让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智能化和泛化能力。

优必选打出“人形机器人领导者”口号

达闼科技人形服务机器人Cloud Ginger也吸引了众多目光。Cloud Ginger身上拥有30多个智能柔性关节,可以与观众对话、跳舞,主要用于迎宾接待、引导讲解、群舞演绎、养老陪伴等。

达闼科技Cloud Ginger人形机器人

小米最新发布的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 2和双足人形机器人CyberOne也亮相展会。据悉,CyberDog 2采用AI平衡动态算法、AI多模态融合感知决策系统,搭载19个传感器数量,增强了类人知觉功能和反应能力。

小米最新发布的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 2

CyberOne则是小米2022年发布的产品,介绍称它具有高情商、可感知人类情绪,视觉敏锐、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

小米双足人形机器人CyberOne

“全”是本届机器人博览会重要关键词之一。

除了人形机器人外,展出的机器人还覆盖了农业、建筑、制造业、能源、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涉及工业、民生等场景。

现场展出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现场既有3C产品零件装配、汽车零部件喷涂、焊接、排涝、防爆等工业重器,也有采摘、做手术等新鲜品类,还有众多跳舞、唱歌、运动交互的陪伴机器人,可谓是琳琅满目。

02

仅能简单交互

概念性大于实用性

尽管人形机器人概念前沿,但它却远不如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实用型机器人成熟。

技术薄弱、成本高昂、商用场景简单,已经成为了制约人形机器人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目前世界上备受关注的两款人形机器人是本田的ASIMO波士顿动力的ATLAS。ASIMO最早在2000年就已经发布,技术研发跨度最长,但本田最终因为高昂的成本、艰难的商业化落地进程,决定放弃ASIMO研发。

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在运动拟人上做到了极致,曾推出Atlas跑酷的视频,让人们以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已经接近人类。而实际情况是,拍摄过程中Atlas有接近一半的时间都会失衡倒下。最终ATLAS也被卖给了现代。

图源大会现场小朋友与机器狗互动

在国内,优必选的核心人形机器人产品Walker X就以双足前进为技术亮点。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良好的运动控制能力只是基本,但看似简单的站稳、走稳动作,却仍存在大量技术难点等待突破,更别提让它替代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此外,国内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只能依靠定制,带来高昂的成本压力。在软件端,国内企业在AI算法和芯片领域也存在较大短板

除了单个器件的运动控制外,人形机器人还需要实现整体运动协调性,并具备环境感知和自主思考决策能力。为此,多模态感知、机器人相关大模型也成了WRC今年谈及的重点技术方向。

从现场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是围绕简单陪伴、讲解交互、科普展示、商业演出等,整体应用较为初级。

如果人形机器人只能完成这些简单动作,其大规模商业化前景就显得更加缥缈。毕竟,人们下楼买个菜,还用不到一个机器人或者机器狗。

03

政策补缺

人形机器人能否撑到落地?

就在WRC召开当日,北京市经信局对外发布《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打造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措施》提出,北京将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提升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并根据企业技术攻关投入予以最高3000万元的支持。

这只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冰山一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

新松机器人展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

具体在人形机器人层面,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也都已经出台了政策,鼓励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与整机产品的研制与批量落地。比如深圳在今年加快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在5月31日出台的《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中就提到,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宇树科技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

政策只能提供助力。对于当前众多人形机器人赛道企业而言,如何平衡高昂的研发成本与商业化落地困境,才是当务之急。

或许在遥远的未来,机器人的数量可以真的如马斯克所言,逼近、甚至超越人类的数量,在众多领域替代人类工作。但没有人知道那一天需要多久,其间又有多少机器人企业撑不下去。

活在当下的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企业,可以试着放下“人形”执念,专注开拓更加成熟的机器人市场,切记不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为Chaos新观察原创,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资料,我司对所引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2、本文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原文标题 : 人形机器人,下一个千亿赛道 | 直击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